人教版七年級上學期語文第三單元課內閱讀題
第十二課《濟南的冬天》答案:
(一)1.冒號 2、承接上文 3、可*的結果和保證;對人關懷,富有同情心。4、前一個指濟南的山山水水,后一個指這一圈小山。 5、先俯視,后仰視 6、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 7、運用擬人的方法,創設了一個暖和安適的理想境界。 8、比喻圍著濟南的一圈小山;這一比喻把一圈小山寫得如慈母般的溫存、體貼、慈祥。“小”照應了“小山”的“小”。 9、濟南被一圈小山圍住。 10、有一圈小山圍著濟南,使濟南的冬天特別暖和。(意思相近也可) (二)1、冬天;秋天 2、溫柔多情;甜美 3、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它們知道它們那是綠的心事,它們終年在那吻著水波,做著綠色的香夢(其它擬人手法的句子也可) 4、總結性地寫了冬天濟南的景色,體現了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之情。用比喻的手法,表現了大自然對濟南的鐘愛,體現秋天濟南的美好。 5、原句子是反問句,表達的語氣更強烈一些。 (三)1.濟南的冬水 暖、清、綠、亮 2.形象照應了“暖和安適的睡著”,表達了一種安適平靜的氣氛。 3.擬人 蓬勃的生機 4.自上而下的整個空間 空靈的藍水晶 例句略。 5.溫晴。 (四)1.頂 鑲 露 穿 2.山的表面暗黃的草色與薄雪交錯的形態山的泥土 3.色彩妙空間 4.雪中的矮松;披雪的山尖;露出草色的山坡;微微露出點粉色的薄雪。 5.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 6.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第十三課《山中訪友》答案:
(一)1.略 2.依次是:綴、雄渾、蘊含、掠 3.⑴永不改變的持久性。⑵擔當重任的責任心(只要意思接近即可) 4.雷聲轟鳴 5.d 6.照應開頭,收束全文。 7.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8.朱自清;春。(二)1.柏樹下避雨的情景。 2.如雨澤潤物,這里指老柏樹的恩賜, 表達了作者對老柏樹及山間萬物的感激之情。3.因為我和螞蟻一起在大樹下避雨,所以說是患難的兄弟,更能突出友字。4.擬人 大自然 5.比喻 夸張 生動形象的寫出了雷的聲響。6.反問 強調大自然給人類帶來恩澤。7.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巴山夜雨漲秋池。 /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三)1.打 銜 捧 吟 漾 攜 2.樹林、山泉、溪流、白云、瀑布、懸崖、云雀 對自然界景物的喜愛3.想像 只寫了一種景物——樹林 寫了許多景物 4.擬人 比喻 排比 例句略。
第十四課《秋天》答案:
1.詩歌朗讀節奏可按節拍劃分,也可按意義劃分。這里可按意義劃分。2.農家豐收圖 漁舟水上圖 牧羊女夢幻圖 3.三節詩是按時間順序排列的。 4.聽覺:草野在蟋蟀聲中更寥闊了。視覺:溪水因枯涸見石更清洌了。 嗅覺:那滿流著夏夜的香與熱的笛孔。 5.全詩流露出詩人對秋天豐收景象的喜愛與贊美。6.通過自己的人的聽覺、視覺、嗅覺來寫出秋天來到了農家里。7.游戲虛實相生,漁人在船上游戲并不在乎補了多少魚,而是在感受秋天,很閑適。8.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