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依依·綜合能力測試
溢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粗識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充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羞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問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囫圇吞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駁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別出心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⑨冗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⑩嘔心瀝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仔細閱讀課文,將作者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讀了哪些書,請用列表的方法摘錄整理出來。3.按照作者的思路,課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概括各部分的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課文的題目是“我的‘長生果’”,中間的“長生果”為什么加引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a.“落筆也要有點與眾不同的鮮味才好!贝司渲械摹磅r味”指語言的清新優(yōu)美。b.書應(yīng)該認認真真地讀,而“我”卻“好讀書不求甚解”,這樣的讀書沒有什么好處。c.課文結(jié)尾處把社會人生比做一本無頁碼的大書,是在表明作者把閱讀當作了解生活、獲得知識、提高認識的重要途徑。d.文章一開頭就說:“書,人們稱為人類文明的‘長生果’,這個比喻,我覺得就我自己說,特別親切!遍_門見山,直接點題。6.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秋天,使農(nóng)民的笑容格外燦爛”中的“燦爛”的原意和在本文中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聯(lián)系上下文,指出“掠過了不安分的一念”中“不安分”在文中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選出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項( )a.讀書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畫頁。b.我把秋天比做一個穿著金色裙的仙女。c.我的故鄉(xiāng)是浙江東南的魚米之鄉(xiāng)。d.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9.文中說:“假如不是讀過幾百部真正的小說,我決不可能寫出那800字!睘槭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請用一句話概括下面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像蜂蝶飛過花叢,像泉水流經(jīng)山谷,我每憶及少年時代,就禁不住涌起視聽的愉悅之感。在記憶的心屏中,少年時代的讀書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畫頁,也似一闋跳躍著歡快音符的樂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畫出文中作者悟出的一些作文的道理,結(jié)合自己的作文實踐簡要評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莎士比亞說過:“書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笨梢姇淖饔檬嵌嗝淳薮蟆U埬阍賹懸恍┯嘘P(guān)書籍的名言。(至少2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 (一)1.鏤(lòu) 鐫(juān) 2.①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②信口:隨口。 3.這一段文字敘述了中學(xué)時代“我”的國文老師入情入理的講課情形。其意義是:①在“我”心上雕鏤下深刻的印象;②培養(yǎng)“我”課外閱讀的興趣。 4.從兩方面寫的:一是從老師讀書的動作中體現(xiàn),“老師朗讀時頭與肩膀左右搖擺著”;二是從老師的眼神中體現(xiàn),“那深深感動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 5.①“不用說,這首詞我至今還能背得滾瓜爛熟。”②“這幾句詩鐫刻在我的心上,幾十年過去,至今還能信口背出!睆摹爸两瘛薄皫资赀^去”“滾瓜爛熟”“信口背出”這些詞語可以看出時間過去很久,但記憶卻清晰非常?梢娎蠋熕v內(nèi)容給“我”印象之深。 6.具有照應(yīng)前文的作用,強調(diào)了老師入情以及給“我”印象之深。 7.第一位教師教授的是辛棄疾的詞,“老師朗誦時頭與肩膀左右搖擺著,真是悲歌慷慨”,培養(yǎng)了“我”的愛國情懷;第二位老師教授的是田漢的新詩,誦讀時“進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動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使“我”對新文學(xué)更有興趣。 8.前一位“老師朗誦時頭與肩膀左右搖擺著”,后一位“那深深感動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二)1.①流光溢(yì)彩:流動的光線,豐富的色彩,形容畫幅光彩美麗。 ②粗識文字:略微認識一些文字。 ③充盈(yíng):豐滿,充足。 ④羞赧(nǎn):因害臊而紅了臉的樣子。 ⑤問津:探詢渡口,比喻探問價格或情況(多用于否定句)。 ⑥囫圇(hú lún)吞棗:囫圇,完整的、整個兒的。吃棗時不經(jīng)咀嚼,整個兒吞下肚去。比喻在學(xué)習(xí)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地籠統(tǒng)接受。 ⑦駁雜:混雜不純。 ⑧別出心裁:獨創(chuàng)一格,與眾不同。心裁,自心的籌劃、構(gòu)思和裁斷。 ⑨冗(rǒng)繁:指(事物)繁雜。 ⑩嘔(ǒu)心瀝血:比喻極度勞心苦思。2.3.第一部分:文章開篇點題,以“書,人們稱為人類文明的‘長生果’”起筆,借助一連串的比喻,具體形象地說明少年時代的讀書生活帶給我的愉快之情。第二部分:回憶少年時代的讀書經(jīng)歷,用一系列的實例說明讀書對“我”的影響,特別是對寫作的影響。這一部分中,所寫的時間跨度長,事情、頭緒也較多。但總體說來,它又包含兩個層次:先回憶少年時讀書的經(jīng)歷,對書的迷醉程度;而后自然而然地轉(zhuǎn)到讀書的影響,尤其是讀書對寫作的影響。第三部分:由對少年時的回憶轉(zhuǎn)到現(xiàn)實,抒發(fā)感慨,并從讀真正的書轉(zhuǎn)到讀社會人生這部大書,擴展了文章的內(nèi)容,啟人思考。 4.長生果本來是指營養(yǎng)豐富的花生;在文中,“長生果”是個比喻,指書。書,人們稱為人類文明的“長生果”,因為書本身就是人類文明的結(jié)晶,是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最好的精神產(chǎn)品,是人類文明的“果”實;而人類文明凝結(jié)于書,書又是促進人類進一步發(fā)展的重要條件,這種雙向的活動是“長生”的,是永久性的,是永遠不會衰敗完結(jié)的,所以要加引號。 5.b 6.“燦爛”的原意是鮮明,耀眼;本文指農(nóng)民豐收后的無比喜悅。 7.指不墨守成規(guī),勇于創(chuàng)新。 8.c 9.正因為讀書讓“我”培養(yǎng)了寫作能力,悟出了一些作文的道理,并用之于實踐,才會有小小說的發(fā)表,所以讀書對寫作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10.少年時代的讀書生活帶給我的愉悅之感。 11.①作文,首先構(gòu)思要別出心裁,落筆也要有點與眾不同的鮮味才好。②作文,要寫真情實感;作文練習(xí),開始離不開借鑒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動人心的東西,應(yīng)該是自己嘔心瀝血的創(chuàng)造。“評論”不擬答案。 12.“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保ǜ郀柣耙槐竞脮褪且粋好的社會,它能夠陶冶人的感情和氣質(zhì),使人高尚。”(皮羅果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