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邊》說課稿
下一步就是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把對某一事物的向往如何化成生活感受,哲理式的人生追求?課堂上當然不能這么說。可以用這樣的話語引入:同學們一定像詩人一樣有過“癡想”,也做過各種各樣的夢,你現在記憶最深的夢是什么?去追過這樣的夢沒有?你是怎樣在追?追到了沒有?打算現在放棄還是繼續追下去?……這個引言一定能讓課堂上炸開鍋,學生們再次進入“你一言我一語”的熱烈交流之中。
快下課了。課文如果草草收場,顯然就會如詩一樣缺乏韻味。不妨給孩子們一個逆向思維訓練:詩人不斷探索幾經周折終于看到了海,面對了一個“全新世界”;如果你在追尋夢想的過程中,歷經坎坷和曲折,你心中的“大海”仍然遙遙無蹤,甚至出現在你面前的不是大海而是沙漠戈壁,你將如何面對呢?就如課后練習三所提示:這個大海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生活的;可以是甜美的,也可以是苦澀的;可以是寧靜的,也可以是狂暴的;可以是開朗的,也可以是陰郁的……在這個意義上,安排孩子們進行寫作練習,在熟讀背誦課文的前提下,圍繞“尋夢”這個話題,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自己命題寫一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