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雪地賀卡》教案及練習(xí)
(三)謀篇立意與層次結(jié)構(gòu):作者記敘了一個頗耐人尋味的故事,通過一張小賀卡,表達(dá)了作者對童心的珍惜。
全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寫沈陽雪大,為下文寫李小屹給雪人寄賀卡做鋪墊。
第二部分(第2—6段):李小屹與“雪人”互寄賀卡。
第三部分(第7—10段):故事的結(jié)局,點明全文主旨。
(四)寫作特點與寫作借鑒
1. 技法應(yīng)用:用雋永的語言畫龍點睛地議論,表達(dá)自己的情感。如當(dāng)“我”看到孩子給雪人的賀卡,他說:“我有點嫉妒雪人,能受到李小屹這么懇摯的關(guān)愛。”雪人是沒有情感的,作者這樣說,正反襯了孩子純真心靈的可貴。
2. 語言欣賞:本文語言清新自然、幽默風(fēng)趣,敘述中有抒情,純真和善良始終像乳汁流淌在字里行間,給人樸素平實的感覺。
3. 寫作借鑒:把情感蘊含在敘述中。如,“我”以“雪人”的名義給李小屹回了信后,他看到“星期日的下午,雪人前站著一個女孩,背對著我家的窗。她裝束臃腫,胳膊都放不下來了。這必是李小屹。她癡癡地站在雪人邊上,不時捧雪拍在它身上。雪人桔子皮嘴唇依然鮮艷。”這里只有敘述,可一句“雪人桔子皮嘴唇依然鮮艷”,讓我們窺見了孩子和作者的情感,雪人的嘴唇鮮艷,孩子的童心鮮艷,作者的欣喜和熱愛流淌在字里行間。
二、重難點句子和段落解惑
(一)重難點句子
回到家,放不下這件事,給李小屹寫了一張賀卡,以雪人的名義。我不知道這樣做對不對,希望不至傷害孩子的感情。
作者想保護(hù)純潔的童心,他知道作為一個孩子應(yīng)該有夢,應(yīng)該有對童話的神往,有對生活的某種期待,應(yīng)該富有想象力,這種情感是美的。作者想延續(xù)孩子美好的想象,所以代雪人給孩子寫信。作者說“不知這樣做對不對”,是怕創(chuàng)造的童話境界嚇著孩子,自然孩子沒有那么脆弱,孩子知道是一個大人在跟她對話。作者這樣做沒什么不對。
(二)重點段落詮釋
課文最后一段詮釋:這一段,獨句成段。意思是,童年是人生最美好的歲月,孩子活潑可愛,充滿幻想,充滿對世界的渴望。因為幻想,因為好奇,孩子有許多可笑的舉動,有許多大人不解的快樂秘密,這些秘密使孩子的世界豐富多彩,也使他的成長充滿情趣。所以說,帶著秘密的童年是幸福的。
【模擬試題】(答題時間:60分鐘)
一、基礎(chǔ)知識與運用。
1. 請給下面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
確鑿( ) 菜畦( ) 輕捷( ) 腦髓( ) 高枕而臥( )
覓食( ) 秕谷( ) 淵博( ) 宿儒( ) 人聲鼎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