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話》教學設計2
〖自讀要求〗一、自讀課文,學習“二月蘭”盡自己微薄的力量,默默地給世界加上點滴歡樂的精神,領會把握課文的思想內容。
二、準確把握作者是怎樣圍繞“花的話”展開并點明中心;學習作者對題材的處理技巧和把握全文結構的巧妙安排。學習作者對詞語的選擇和錘煉。
〖輔導設想〗
一、教材和自讀特點
引導學生學習這篇童話故事,注意把握作者是如何圍繞“花的話”展開,把握花兒們的話的含義和它們爭論的關鍵,進而深入理解和準確把握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文章深刻的思想內涵。
〖自讀重點〗
在個人自讀的基礎上分角色朗讀,組織課堂討論,以便引導學生更加深刻地領會作者借助二月蘭表達出來的從不炫耀、不居功自傲,默默奉獻的偉大精神;同時引導學生積累一些詞語,注意詞語的選擇和推敲。
〖自讀難點〗
指導學生在自讀的基礎上,更加準確地把握文章在謀篇布局上的匠心。
自讀輔導時數 一課時
自讀過程
同學們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美好未來的建設者和主人,因此,我們要為社會主義建設多做貢獻,把祖國花園建設得更加美好。但同時,我們應該怎樣正確對待我們所做的貢獻呢?我想同學們學了宗璞的《花的話》后,肯定能很好地回答這個問題。
一、自讀要點
①本文起筆新穎。作者寫的是花兒們的對話,“若照嚴格的花時來說,它們可能彼此見不著面”,為什么作者卻讓它們在一個特定的園中比美論貴?看看作者寫了哪些花?它們各屬哪個花時?這些不同花時的花各有什么特點?它們的話具有什么特點?它們間的對話說明了什么問題?想一想作者通過“花的話”表達了什么意思?作者是怎樣表達這一意思的?
②在花兒們爭論得正熱烈的時候,作者巧妙地加入一個情節:一個小男孩不看那月下的“萬紫千紅”,一直跑到一個“不受人注意的墻角”去采摘二月蘭。作者想通過這一情節肯定贊美一種什么精神?作者對生活在社會主義春天里的“花兒”們有著怎樣的期望?文章結尾處寫花兒們“都有點不好意思”,這寫出了花兒們怎樣的變化?又寄托了作者對人們怎樣的期望?……同學們在閱讀課文時可以抓住這些問題深入思考,領會文章深刻的思想內涵。
③在閱讀時注意課文中詞語的選擇和錘煉,體會其作用;注意聯系具體的語言環境,了解教材的“自讀提示”列出的11個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及其在句子中的作用。
研習新課(分析或鑒賞)
要求學生根據以上自讀要點進行自讀,時間約10分鐘。
自讀的目的是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思想內容和寫作思路的領會。在自讀的基礎上,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朗讀或表演(其他內容讓一位同學旁白提示),最后四小節可以其余學生齊讀。
討論、交流
1、討論、交流文章的主體內容。
閱讀課文,(抽同學)說說文章的大意。
明確:本文通過花兒們在月下比美論貴的童話故事,通過對比的手法,告誡和期望人們不要炫耀夸大自己取得的成績、做出的貢獻,要學習和發揚二月蘭和老師般默默奉獻的偉大精神。
2、作者為什么把不同花時的花放在一個特定的園中同時綻放?
明確:作者把不同花時的花聚集在一個“既非真實,也非虛妄”的園中,以便它們爭奇斗艷,帶給“明媚的春天”“生命的濃艷”,為下文花兒們的對話爭論作準備和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