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花兒落了》教學設計4
【創意說明】
這篇小說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抒寫了成長的體驗,文中童年的故事、成長的感受能很快激起學生共鳴。教學時不必囿于課文分析這分析那,宜通過反復朗讀讓文章的情、理自然注入學生心田,再引導學生以“長大的感受”為契合點銜接課內外,從他人的故事和文章中獲得有益的啟迪。
【教學步驟】
一、反復朗讀課文
速讀,圈出生字新詞,查閱工具書,落實。
再讀,理解內容,用自己的話概括全文內容。
細讀,體會文中爸爸對女兒的深情,體會作者文字中滲透懷戀童年之情。
自由讀,領悟文章情韻。
二、深入課文,看變化
英子的成長,是通過她的變化看出來的。
請同學們深入到文中找一找,她有哪些變化表明她由一個少不經事的孩童變成了一個“小小的大人”。
學生結合課文敘述,自由發言,大體上明確英子的長大主要表現為:
行為上的進步:過去懶惰,現在勤勉了;過去不會做事,現在會做許多事了……
心理上的成熟:過去膽小,現在勇敢了;過去懦弱無能,現在獨立而堅強,甚至能處亂不驚遇事從容了;過去愁悶,現在開朗了;過去不聽勸導,現在善解人意了……
三、關聯課內外,說體驗
1、結合英子的成長歷程談談你對成長的體驗:
學生討論,自由發言,與課文所述吻合即可。
從磨練角度:“無論什么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 就闖過去了。”不經事,難成人;不闖練,難成才……
從父母角度:父母是孩子成長途中最重要的啟蒙老師。父母的鼓勵和希望是孩子成功之路上最重的砝碼。愛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饋贈。愛能化解一切怨恨。給子女一罐蜜,不如逼他去釀蜜。嚴格的要求和溫暖的關懷對孩子來說,一樣都不能少……
從苦難角度:苦難是成長的催化劑。苦難是成長路上的仙果。“苦難是人生的老師。”(巴爾扎克)……
成長感受:長大不是年歲的增長,不是年級的增加,長大意味著進步與成熟,意味著更多的責任,更強的能力……
2、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談談你對成長的體驗:
每個人的成長史都是一篇動人的童話、一首怡人的歡歌。想一想你成長經歷中最重要的人,給你影響最大的幾件事,讓你一直銘記在心的幾句話,說說他(它)們是怎樣促進并伴隨你成長的。
學生用“簡單敘事+體驗”的形式說。可從與課文相同角度說,也可說不同的, 如自身修養、成長環境、師長教育等。
四、回想發言,集素材
回想同學們的發言,把你認為有價值的東西寫下來,為寫作搜集一點素材。
五、完成一則練筆《成長的感覺》
教學設計b
【創意說明】
本設計用換位改寫的方式,換小英子自己的回憶為她身邊人關于小英子成長的見聞感受,對課文內容以事件為分界線作分散改寫處理,訓練學生變換看問題的角度、變換敘事的方式。這一設計意在把繁瑣、機械的教學程序簡明化、靈活化,豐富學生的表達體驗,促進學生課堂參與的熱情。
【教學步驟】
一、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理解課文內容,概述小英子的成長足跡。
2、體會文中豐富的情感,尤其是父女深情。
二、換位改寫
通過朗讀課文,我們知道課文是以小英子的回憶為線索串起她成長的經歷的,作為她身邊的人,溫柔善良的媽媽、性情質樸的爸爸、親愛的韓老師、她要好的同學、一直在她家做事的廚子老高,目睹小英子的成長與遭遇,他們的心理又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們對課文作換位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