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花兒落了》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理解文本內容,把握故事中蘊涵的真情。感知文章的語言風格,體會樸素真摯的語言之美。
2、品味語言,體驗文中洋溢著的深沉的父愛,感悟成長。
【教學過程】
一、激發感情,導入新課
(播放鋼琴曲《秋日的私語》)
詩人汪靜之有一首詩寫得很美,我想和同學們一起分享其中的幾句:“……時間是一根鐵鞭,生命是一樹繁花,一朵一朵的擊落,等到擊完的時候,把滿地殘紅踏入泥沙。”詩人關于生命的比喻,真的很美妙,生命如花,多么絢麗與多情啊!可是在作家林海音的兒時的記憶里,父親的花兒卻落了。
二、感知文章
1、文章是圍繞什么展開故事情節?在畢業典禮前后不同的階段作者寫了哪些事情?
畢業典禮是文章的線索:
畢業典禮前,我到醫院去探望父親,回憶六年前父親逼我去上學并給我送夾襖和銅板的情景;
畢業典禮時,回憶父親愛花,回憶父親讓她獨自去銀行寄錢;
畢業典禮后,回家后得知父親去世。
三、研讀文本
1、回憶的這幾件事主要是運用的插敘的記敘方式,插敘部分在文中有何作用?
突出父愛,刻畫人物,使人物形象更生動、更豐滿。插敘使文章顯得波瀾起伏,跌宕有致。
2、請同學們以“我認為這是一個_______的爸爸”的句式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要求:語言簡潔,聲音響亮,并講明理由)
同桌之間討論。
3、父親去世的噩耗傳來,十二歲的我有何表現?為什么我能像個大人冷靜地處理?
“鎮定”、“安靜”。父親一直以來教育“我”,要勇敢面對困難,要管住自己,“我”逐漸變得勇敢、堅強。這些都是父親長期教育的結果。
4、如何理解文章的最后兩小節:
(朗讀、討論)
以花喻人,美麗的花兒凋落,但花的種子已長成。在父親的關愛下,經歷許多事情后,我體會到自己長大了。表達了作者失去父親的痛楚與無奈,同時又深深眷戀的感情。
四、體驗與感悟
你有過文中類似的經歷嗎?說說你讀文章后的情感體驗。
五、拓展延伸
通過說情節、談人物、品語言,我們感受到了那種情深深,意濃濃的父愛。接下來,讓我們用最真摯的感情,最樸素的語言來形容父愛。
做仿句練習:
1、父愛是陽光,讓我感受到人間的溫暖。
2、父愛是燈塔,為我指引前進的方向。
3、父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小結
父愛就像那堅實的地基,支撐起我們堅強的意志;父愛就像一棵大樹,為我們撐起一片藍天。如果說成長是一首詩,那么,父愛就是一條河。這是一條嚴厲的河,在你犯錯誤的時候,揮起雞毛撣子,使你覺醒;這是一條激勵的河,鼓勵你勇敢地面對困難;這使一條溫馨的河,在雨天給你送來花夾襖;更是一條希望的河,希望你快快成長。在記憶的長河中,讓我們永遠記住:生命中有一個人叫父親,有一種愛叫父愛。
七、作業
用筆寫下你的情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