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教案2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人物傳記的寫作手法以及結構形式。
2、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
3、通過本文記敘,認識包拯——這個歷史上有名的清官,教育學生要為人剛正、廉潔,使學生熱愛今天的新社會。
4、學習利用工具書,學習古文。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
難點:
1、學習利用工具書,學習古文。
2、了解包拯的優秀品質。
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通讀課文,熟悉課文。讀準字音。
二、導入新課
“青天大人”是我們對封建社會清正廉明的官吏的美,其中包拯青天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今天來學習這篇古文《包拯》。
三、正課
1、全班齊聲朗讀課文。
2、比照閱讀。
對照課文,根據下邊注釋,大體了解本文記敘的相關內容。
明確:本文介紹了包拯為官期間發生的幾件事,表現包拯的優秀品質。
3、補充課文字詞解釋,再讀課文。
主來訴:失主/起訴 殺而鬻之:表順接/代牛
驚服:吃驚/嘆服 徙知端州:平遷
前守緣貢率取數十倍以遺權貴:因為/都/用來/贈送
使契丹:出使 其人遂無以對:就,于是/用來/應對,回答
雖甚嫉惡:即使/很,十分 不從吾志:聽從
4、學生分組朗讀課文。
5、請學生試譯下列語句。
①有盜割人牛舌者,主來訴。
明確:(當時)有人偷割別人家的牛的舌頭,失主來告狀。
②涿州亦嘗開門矣,剌疆事何必開便門哉?
明確:涿州也曾經開城門,剌探邊疆軍事機密,何必開便門呢?
③雖甚嫉惡,而未嘗不推以忠恕也。
明確:(有些人)即使很嫉妒(他),可是沒有一個不因為(他)的忠心恕道而推崇他的。
6、請學生復述文中介紹包拯的四件事。
四、作業:
1、文中表明包拯廉潔奉公的語句:
2、文中表現包拯愛憎分明的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