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彈”元勛鄧稼先》教案
把課文分成三大部分,學生先回答哪部分就先學哪部分。
引導學生體會:
1)求學部分:(1——2)
(熱愛祖國、勤奮刻苦)
抓住課文中的語句分析。
小結:爸爸的影響與教育,奠定了鄧稼先熱愛祖國的基礎。他自己耳聞目睹和親身經歷,使他更堅定了要報效祖國的決心,這成為他夜以繼日發憤苦讀學業有成后毅然回國的強大動力。
朗讀課文
2)受命研制部分:(3——9)
(刻苦鉆研、忘我工作、無私奉獻)
默讀課文,在書上批批畫畫。思考在研制原子彈時,鄧稼先遇到了什么困難,他是怎樣克服的?
抓住課文中的語句分析。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在研制原子彈時,鄧稼先遇到了什么困難,他是怎樣克服的?學生有一點說一點。理解后讀書
1)雖然他研究過核物理,但原理與原子彈之相差太遠。
2)答應向中國提供原子彈模型的蘇聯遲遲不交貨,撕毀了合同,撤走了專家。
3)必要的資料缺乏,甚至不知上哪去找。
4)當時中國完全不具備實驗條件,然而許多必須了解的東西只有通過實驗才能弄明白。
5)他們要計算旁人難以想象的龐大的數字,當時只有手搖計算機。
6)制造原子彈的工作異常危險,尤其是插雷管,萬一發生問題就會化為灰燼。
朗讀3——9自然段。
小結:這一切困難都說明,任務光榮而艱巨,責任重大,鄧稼先懷著報效祖國的理想,忘我工作,無私奉獻,克服了種種困難,終于研制出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
3)患病去世部分:
重點體會他所說的話。從中看出他對祖國的熱愛。
朗讀。
(四)總結
朗讀全文。
回顧全文總結:
這篇課文,作者按照時間順序記敘了鄧稼先胸懷報效祖國之志,忘我的工作研制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第一顆氫彈,使我國國防自衛武器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學過課文后你有什么收獲?
作業:練習冊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的:
擴展:1了解本文的時代背景。
2了解本文的主人公——鄧稼先的事跡。
3 完成課后作業。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進行課外閱讀匯報。
(二)新課:
1朗讀全文
2擴展:
1)請同學介紹時代背景
2)請同學講鄧稼先的故事
3)把收集來的原子彈、氫彈的文字、圖片等資料,同學之間交流。
3完成練習冊的作業。
七 板書設計:
3兩彈元勛鄧稼先
求學 胸懷報國志 刻苦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