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在時報廣場》同步練習(2)
第一部分:
1.本文作者 是 兒童文學家。
2.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琴弦( ) 蟋蟀( ) 污垢( ) 霓虹燈( )
慷慨( ) 漣漪( ) 縈回( )
3.釋詞:
⑴他親眼看到很多年紀老了的老鼠因為沒有攢下什么錢而無人理睬,最后孤苦伶仃地抓向墳墓。
孤苦伶仃:
⑵成千上萬人都讀到了蟋蟀切斯特的消息,馬里奧家的報攤也變得家喻戶曉。
家喻戶曉:
⑶空氣中充滿了車輛的喧鬧和人們談話的嗡嗡聲。
喧鬧:
4.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⑴流落到時報廣場的切斯特受到哪些禮遇?他又是怎樣對待朋友的?
⑵你最喜歡課文中的哪個角色?說說理由。
5.分析下列句子各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表達效果?
⑴美妙的樂曲聲彌漫著整個車站,就像一顆石子落進靜水里,激起了一圈又一圈漣漪。
⑵人人心滿意足,不向前移動,幾乎連呼吸都停住了。
⑶微風吹拂著他們,仿佛吹拂著深深的茂密的草叢。
6.在下面橫線上填寫一句話。
有只布袋想站起來,它請有幫忙。這人拎起袋口,布袋立即站起來,非常得意。它正想開口說上幾句,不想那人一松后,它馬上又倒了下來。布袋嘆口氣無可奈何地說:“我怎么就站不起來呢?”
那人笑笑說:“你之所以站不住,就是因為 。”
第二部分:
(一)
吃貓的老鼠
《動物晚報》上登載了一條新聞,標題是《吃貓的老鼠》,一下子轟動了鼠界,樂得老鼠們手舞足蹈。
老鼠怎么會不高興呢?夜間偷糧、竊油……最大的對頭就是老貓。老貓獨具夜光眼,四腳長有肉墊,奔跑無聲,動作迅速,而且專捕鼠類。老鼠和貓真是不共戴天。現在聽說有老鼠能吃老貓,看來貓逮鼠的歷史眼望可改寫了。于是鼠界派出了一個五鼠代表團,由碩鼠為團長,赴吃貓老鼠的家鄉——非洲學習考察。
老鼠取經,不遠萬里,跋山涉水,終于到達了非洲。
非洲的人特別,黑如紫檀木,又似煤塊。非洲的鼠,也與眾不同,個子倒不相上下,可嘴上有層硬殼,而且長得堅硬,可稱為“鐵嘴老鼠”。
鐵嘴老鼠得到消息,有同類自遠方來訪問,受寵若驚,急忙出門迎接。接進洞中,寒暄幾句,代表團團長碩鼠已迫不及待,直截了當地問道:
“聽說你們能吃老貓,不知是否當真?”
鐵嘴老鼠點點頭道:“此話不假。”
“果真如此,不虛此行。”碩鼠心里這樣想,臉露喜色。
代表團鼠成員個個心里一樂。
“你們真行!”一位鼠代表由衷夸獎起來。
“不過,你們如何制服老貓倒要請教請教。”
碩鼠接著問道。
“這方便。”鐵嘴老鼠如此這般說來,話很簡單,說來輕巧。
代表們一聽有些懷疑。
耳聽為虛,眼見是實。
夜晚,五鼠代表瞪眼旁觀,眼看鐵嘴老鼠出洞。
一只老貓走過來了。
鐵嘴老鼠毫不畏懼,迎上前去,走近老貓身旁,不等老貓張口,它散發出一股濃烈的臭氣。這臭氣宛如mi魂藥,又似毒氣彈,老貓嗅到臭味,頓時發抖,癱軟,動彈不得。鐵嘴老鼠不失時機,縱身一躍,用尖利的牙齒咬斷了老貓的喉管,然后拼命吮吸,吸盡貓血,再將死貓拖進洞里,讓大家吞食。
鼠代表,平生每一次嘗到了貓肉,著實解恨。
鼠能吃貓,它們深信不疑了。如何制服老貓,看來在確方便,鼠代表們心領神會;就是*那股臭氣,這又有什么難呢?只要憋足一股勁。它們以為取得了真經,便興沖沖告辭,踏上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