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上的足跡·綜合能力測試題
一、注音并解釋加粗字。可望而不可即( )( ) 昂首挺立( )( )
二、辨析下列多音字或形似字。
1.她細心地剪去食指( )上的長指( )甲,洗干凈手,把隱形眼鏡放在手指( )頭肚上。
2.他放下鐵鍬( ),神色愀( )然。
三、下列各句沒有采用比喻的修辭方法的是
( )
a.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鄰。
b.“土星五號”火箭像巨人一樣昂首挺立著,尖端直指藍天,高達一百多米。
c.飛船像一葉孤舟在太空中緩緩行駛。
d.這一小步,對整個人類來說,是巨大的飛躍。
四、閱讀。
(一)
地勤人員對火箭作了極為仔細的檢查,情況一切正常。指揮中心發出點火指令,計算機開始自動工作。自動點火裝置點燃了點火器,“土星5號”發出隆隆的聲音,大地劇烈地震動起來,火箭緩緩上升,不斷加速。三位宇航員躺在艙內,觀察著各種儀表的讀數。此時,他們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那是由于火箭的加速而引起的超重力。發射后2分42秒,第一級火箭自動脫落,二三兩級火箭繼續上升。da到182公里高度時,第二級火箭自動脫落,速度達到每秒6.8公里。離地9分5秒,第三級火箭發動機啟動工作,飛船在預定的時間、預定的高度進入預定的軌道。此刻,“阿波羅11號”飛船的高度為2650公里,速度為每秒7.67公里。
飛船像一葉孤舟在太空中緩緩地行駛。它飛過了月亮和地球距離的中間點,19日晚上8點33分,又飛過了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點。這個引力的靜止點在離月球28000公里的地方,月亮和地球在這一點上引力平衡。從飛船上可以看到美麗的月球已經遙遙在望。它發著美麗的銀光,靜靜地懸在飛船的上方。
1.第一段文字記敘了( ),是按照( )順序寫的,可以用下面的示意圖表示:( )——點火發射——火箭加速——( )——( )——第三級火箭發動機啟動——( )。
2.為什么交代時間精確到秒?
3.飛船的速度是很快的,為什么“飛船像一葉孤舟在太空中緩緩地行駛”中用“緩緩”一詞,是否矛盾?
4.用波浪線劃出第二節中描寫的句子,如果把他們改為平實的語句,效果有什么不同?
(二)
1971年7月26日,我們三人在早上4點30分就起了床。那時很早,我們都知道這么多年來的訓練就是為了那一天,當大家都準備好了,驗身證明身體健康后,有人就替我們穿上太空衣,雖然它們在地球上很重,但在無地心吸引力的月球上,就輕得多了。
我們乘車到達發射臺,再乘電梯進入那360英尺高的太空火箭,再進入頂部的太空倉里,距離地面足有36層的大廈一般高,這么巨大的東西真令人懷疑它怎能飛到太空去,我們在船內正面向天坐著,等待看倒數……10、9、8、7、6、5、4、3、2、1發射!接著我們聽到下面有巨響,再慢慢上升。
我們感到好像掛在空中,隨著能量的增加,火箭的移動由很慢而漸漸加快、加快、再加快……那時我們正受著比平常多出四倍的壓力,而且吵得很厲害,直至火箭的速度超過聲速后方才停止,接著我們加速至18000英里,再而由向上升變為向前進入地球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