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兩篇》教案
八、作業1: 注音(9):墮落,點綴,苦熬,貪婪,姊妹,冉冉,牙齦 ,自豪 解詞(8): 墮落:①(思想、行為)往壞里變;②淪落、流落(多用于早期白話)。墮,落、掉。 點綴:加以襯托或裝飾,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深沉:沉著持重;思想感情不外露。 繁弦急管:多種多樣歡快的音樂聲。弦,指弦樂器。管,指管樂器。 紅燈綠酒:形容繁華熱鬧的夜生活。 貪婪:①貪得無厭(含貶義);②不知滿足。 冉冉:慢慢地。 苦熬:忍受著痛苦度(日子)。 作業2:在作業本上發揮想像用畫筆創造性地勾畫行道樹的形象,解說自己的構思。 九、板書設計: 行道樹 張曉風 略 第2課時:指導自讀《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真好 周素珊教學過程: 一、學生朗讀課文,思考:“第一次真好”,那么第一次好在哪里?抓住關鍵詞語分析“好”的含義。 作者通過兩個事例抒寫人生的一種體驗。那么文中詳細敘寫了哪兩次“第一次”的人生經歷?請加以概括。 回答明確:短文詳寫第一次看見結實累累的柚子樹和第一次看見十姊妹孵出的小鳥兩次人生經歷。 “喜悅”“新奇”“奇妙”“值得你低回品味”“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驚喜”“新鮮而刺激,使人回味無窮”,等等,第一次的體驗好在奇妙,好在新鮮而刺激,好在回味無窮。具體一點說,第一次見柚子樹,心頭充滿了喜悅與新奇,第一次見到孵出的小鳥,更有一陣驚喜。 二、合作探討:本文中有哪些詞語你認為難以理解或很有意義?小組交流。 1、為什么說結實累累的柚子樹是“一幅秋日風情畫”,不說是“風景畫”“風光畫”? 鉆研這類問題,可以查查工具書,詞語即使不陌生,查查還是有好處。“風情”這里指風土人情,柚子樹生長南國,作者所見柚子樹,旁邊又有人家,這景色可見南國風土乃至人情。 2、文中寫十姊妹孵出的小鳥時選用的“雛形”與“具體而微”有什么區別? 在詞語上辨析一下,可以理解得精細一些,自己用詞造句也會細心斟酌。雛形,未定型前的形式。具體而微,則具備了整個形體。可見外形很有差別。把肉球說成雛形,把長大了的小鳥說成具體而微,是十分恰當的。 3、為什么說“第一次的經驗不一定都愉快”? 但“使人回味無窮”?為什么“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就作者舉的例子看,也可以知道第一次的經驗不一定都愉快,例如見那兩團小小的粉紅色肉球,“但覺它的樣子很難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飯”,這一次并不愉快。又如露營,有時也會遇到困難,睡得也不可能舒適;第一次動手做飯,也是不一定愉快的。但是,無論愉快不愉快,感覺都是新鮮的,是從未體驗過的,特別富有刺激,給人的印象是不可磨滅的,所以使人回味無窮。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經歷也愈多,感受也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