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復習1
第三單元復習教案
一、字詞部分
一)詞匯積累(要求從音、形、意三個方面掌握)
宰割zǎi gē 籌劃chóu huà 彷徨páng huáng 仰慕yǎng mù 可歌可泣 鮮為人知xiǎn 當之無愧 鋒芒畢露 家喻戶曉 婦孺皆知 馬革裹尸 鞠躬盡瘁 死而后已 衰微 赫然 迭起 高標 鍥而不舍qiè 兀兀窮年 瀝盡心血 潛心貫注 心會神凝 迥乎不同 一反既往 慷慨淋漓 氣沖斗牛 重荷 愁苦 深邃suì 躊躇chóu chú 巴望 鎖閉磐石pán 惹人注目 雜亂無章 不見天日 博學多識 一拍即合 尋歡作樂 忘乎所以 義憤填膺 yīng
二)解釋詞語
可歌可泣:值得歌頌,使人感動的流淚。指悲壯的事跡使人非常感動。
鮮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鮮,少。 當之無愧:當得起某種榮譽或稱號,毫不慚悔。 家喻戶曉:每家每戶都知道。喻,明白。
鋒芒畢露:銳氣、才干全都顯露出來。畢,完全。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不辭勞苦地、辛勤地貢獻知己的一生,到死為止。鞠躬:彎著身子,表示恭敬,謹慎:瘁:過度勞累。
鍥而不舍:鏤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兀兀窮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頭這樣做。兀兀,窮苦的樣子。窮年,終年。 群蟻排衙:文中指整齊的排列著。
慷慨淋漓:形容情緒、語調激動昂揚而充滿正氣,表達時極為暢快的樣子。
博學多識:有廣博精深的學問和多方面的知識。
義憤填膺:胸中充滿了正義和憤恨。 荒 謬:極端錯誤;非常不合情理。
二、課文理解(將重點地方畫上橫線,便于鞏固)
11.《鄧稼先》是一篇回憶性散文,作者是美籍華人、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作者采用“橫式結構法”,巧立主題式的小標題,運用“板塊”并列結構將看似形式散的內容組合在一起,表現一個主題:中華民族幾千年優秀傳統文化孕育了鄧稼先,鄧稼先這類杰出人物又使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鄧稼先是我國研制和發展核武器的重要技術領導人,為我國成功研制原子彈、氫彈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貢獻。被譽為“‘兩彈’元勛”,是“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皟蓮椧恍恰敝冈訌棥鋸椇腿嗽煨l星。有感情地朗讀《鄧稼先》課文,把握文意,完成下列各題。
a.在寫鄧稼先以前,為什么先概述我國近一百多年來的歷史? (先概述我國近一百多年來的歷史,是為了說明鄧稼先是對中華民族從“任人宰割”到“站起來了”這一巨大轉變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是對歷史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的歷史人物。)
b.為什么把鄧稼先與奧本海默對比著寫? (課文把鄧稼先與奧本海默對比著寫,更能鮮明地突出鄧稼先的性格品質和奉獻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結論:“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薄笆侵袊伯a黨的理想黨員!保
c.“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薄班嚰谙仁侵袊伯a黨的理想黨員!痹囮U釋這兩句話。(.“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笔侵膏嚰谙扰c鋒芒畢露的奧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個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實”,“真誠坦白,從不驕人”,“沒有小心眼兒,一生喜歡‘純’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國農民的樸實氣質”。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就講究人與人之間關系和諧,和睦相處,講究為人忠厚、謙虛、真誠、樸實。鄧稼先汲取了中國傳統文化中這些優秀的部分,并變成了自己的氣質品格。“鄧稼先是中國共產黨的理想黨員”,是指“他沒有私心,人們絕對相信他”,“文革”中能說服兩派群眾組織,能說服工宣隊、軍宣隊。中國共產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領導、團結廣大人民一起前進,鄧稼先就是把這些奉為自己的行動準則,因此他是理想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