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全冊5
④ 學習欣賞文章美。
⑤ 培養學生熱愛生活、關愛弱者的良好品質。
二、教學重點
①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② 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
③ 學習欣賞文章美。
三、課前準備
學生:熟悉課文,借助工具書給不認識的字注音
教師:錄音機,磁帶(歌曲《愛的奉獻》)。
四、教學設計
1、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曾經無數次地走進美麗的童話世界,在那里,我們認識了賣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鴨、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今天,我們再次步人美麗的抒情童話世界,那里有詩一般的境界,有汩汩流淌著的愛的清泉,還有等待我們結識的新朋友??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2、教師投影出示學習目標,整體感知故事情節
① 教師范讀課文,播放背景音樂《愛的奉獻》,聲音要輕,創設溫馨情境。
② 學生自由讀課文,并思考以下兩個問題,然后討論:
a.課文中有哪些句子表現了盲孩子的心情變化?
b.歸納一下本文的情節發展步驟。
以上兩個問題學生討論不會有太大困難,可指導學生邊討論邊把能表現盲孩子心情變化的語句在書上用橫線標出(他的日子過得很寂寞。??盲孩子似乎感受到了光明,看到了色彩,它很快樂。??“啊,我看見它了,螢火蟲……”他從來沒這樣快樂過。??盲孩子望著他的影子驚喜地叫起來:“啊!我的影子,是你嗎?我好像看見你了!真的,我看見你了!”??他看見了周圍的一切。)然后根據這些語句再歸納出文章情節步驟,教師板書如下:
盲孩子很寂寞→“影子”的陪伴給盲孩子帶來快樂,帶來溫暖→影子、螢火蟲、太陽、月亮的愛使盲孩子得到光明
3、探究研讀,理解文章主旨,欣賞文章美。
①組織學生討論,欣賞文章美感。
a.本文是一篇美麗的抒情童話,它營造了一種純真溫馨的氛圍,有著詩情畫意般的境界。你分析一下課文是從哪些方面表現這種意境美的。
b.美好的意境是靠美好的語言表達的,劃出文中你認為寫得美的語句,體會一下這些語言有什么好處。
可四人小組討論,爭取讓每個學生都有說的機會,都受到美的感悟熏陶。
第l題讓學生理解意境美,可從盲孩子熱愛生活,渴望光明,情調輕松歡快,情境多姿多彩方面理解。如:“牛兒哞哞地叫,羊兒咩咩地叫”,“采摘野花野果”,“聽潺潺的流水聲”,螢火蟲“幽藍”“翠綠”的光,以及太陽、月亮、“彎彎的彩虹”、“各色花朵”、“綠草”、“露珠”等,這一些就構成了一種絢麗的、詩情畫意般的境界。
理解第2題,學生可以從個人角度舉例分析美的語言,不強求一律。例如:
◆全篇幾乎都由短句構成,好讀,不拗口,如“他還看見了天上出現了彎彎的彩虹。”“他還看見了各種顏色的花朵。”“還有綠草。還有草葉上明亮的露珠。”
◆疊音詞很多,不僅形象感強,描寫情態逼真,還可以舒緩語氣。如“輕輕”、“咩咩”、“哞哞”、“潺潺”、“陣陣、”“飄飄忽忽”、“幽幽”、“緩緩”等。
◆節奏感強。如“話音剛落,一聲霹靂炸響,風夾著雨,雨帶著風來了。”“他們走過泥濘的曠野,踏上小路,走向家中。”
◆含蓄,有象征意義。如“我從陽光里來,也從月光里來,還從燈光里來。”“光明是我的母親。是她讓我來到你身邊陪伴著你的。”“他倆說,我們都是光明的孩子。”
◆按句排列,短小、活潑、跳躍,像小溪流水,自然流暢,適合孩子閱讀。如“他是一個盲孩子。”“在他的世界里,沒有光亮,沒有色彩。”“他是一個永遠生活在黑夜里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