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兩則教案
文章雖然沒有明確交代謝太傅的評價,但從文末補充謝道韞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讀者謝太傅更贊賞謝道韞的才氣。意在言外,確實耐人尋味。
3、用“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來比擬“大雪紛飛”,你認為哪個最為貼切、生動、新穎?為什么?
飛揚之態 形似
柳絮因風起 輕盈之雅 神似
文化內蘊 韻味
六、 拓展延伸
1、 欣賞古人對飛雪的描寫 :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韓愈
剩喜滿天飛玉蝶,不嫌幽谷阻黃鶯。 ──華幼武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李白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高駢
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 。——張元作
玉花飛半夜,翠浪舞明年。 ——蘇軾
街飛轡踏瓊英,四顧全疑在玉京。——裴夷直
落盡瓊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無香。——楊萬里
-------------
古人詠雪的詩句寫得如此精妙,怎樣的比喻才是好比喻呢?
歸納:由“形似”到“神似”,有韻味。
2、學生嘗試運用比喻,想像寫作:
英語中有26個字母,從這些大寫字母中任選幾個,發揮想象,仿寫句子。
例句:a是一座金字塔,是進取。
b是兩個聯結的心,是友誼。
c是未滿的月牙兒,是缺憾
學生展示自己的比喻……同時適時師生共點評!
七、布置作業: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人新課:
“誠信”是做人的準則,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就是一個崇尚誠信的民族,在我國五干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流淌著許許多多的像“曾子殺豬”這樣的誠信故事。今天,就讓我們擷取其中的一朵小浪花,伴隨著古人的足跡,去尋訪誠信的真諦吧!
二、 初讀課文 ,結合書下注釋,疏通文意。(如有不懂的字、詞、句圈出來,通過查詞典,或互相討論來解決,教師巡回釋疑,檢查,并和同學一起討論疑難問題)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1、把握重點字詞:
a、與友期行 :約定 太丘舍去 :放棄;離開 去后乃至 :才;到
相委而去 :丟棄 則是無信 :信用 下車引之 :拉
入門不顧 :回頭看 尊君在不:通“否”,表疑問
b、文中“君” “尊君”“家君”的稱謂有什么不同?
君:您,有禮貌地稱呼對方。
尊君:您的父親,對別人父親的一種尊稱。
家君:我的父親,謙詞,對別人稱自己的父親。
教師補充:平時遇到的一些尊稱有:令尊、令堂、令郎、令愛;
謙稱有:家父(家嚴)、家母(家慈)、家姊、舍妹(弟)、犬子。
2、把握重點語句(注意文言中的省略現象)
①期日中,(友)過中不至。
太丘與朋友約定的時間是正午,(朋友)過了正午還沒有到來。
②(家君)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家君)不是人啊!與別人相約同行,卻丟下我走了。
③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您跟我爸爸約好正午一同出發,(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講信用;對人家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失禮。
三、再讀課文,復述故事。
復述時注意以下問題:1.本文描寫了幾個人物?重點描寫的是誰?(友人、元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