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有佳肴導學案
1.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3.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日:“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問題二 這篇短文給我們講述了怎樣的道理?
探究 從學習的角度看,“教學相長”可以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當堂達標】
1.下列加點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弗食,不知其旨也(不) b.弗學,不知其善也(益處,好處)
c.教然后知困(不通,理解不清) d.知困,然后能自強也(自立,自強)
2.下列哪句中沒有通假字( )
a.《兌命》曰:“學學半。” b.尊君在不?
c.吾日三省吾身。 d.學而不思則罔。
課后提高
一、積累與運用
1.孟浩然的《過故人莊》中描繪優美寧靜的田園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軍可奪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論語》十二章)
二、拓展閱讀
閱讀下面文言短文,完成后面的題目。
薛譚學謳①于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于郊衡②,撫節③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
注釋:①謳:唱歌。②餞于郊衢:在城外大道旁給他喝酒送行。③撫節:打著節拍。④遏:阻止。
3.對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用法、意義判斷正確的一組是( )
①薛譚學謳于秦青②餞于郊衢 ③未窮青之技④自謂盡之
a.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不同 b.①與②不同,③與④相同
c.①與②相同,③與④相同 d.①與②不同,③與④不同
4.請用現代漢語翻譯畫線句。
5.這個故事給你怎樣的啟示?
閱讀《禮記》中的哲理短文,完成后面的題目。
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6.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
(l)或失則多( ) (2)或失則寡( ) (3)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
7.下列“而”的用法屬于順承關系的一項是()
a.思而不學則殆 b.俄而雪驟 c.人不知而不不慍 d.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8.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l)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2)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9.本文告訴了我們怎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