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在山的那一邊》導學、例析、訓練立體教學案
[學法導引]這是一首抒情詩。學習詩歌,必須了解詩的特點,即:①思想感情強烈②聯想想像豐富③形象意象鮮明④語言精煉,富有節奏感,多講求押韻。
全詩以抒情的筆調通過寫童年時的想望、困惑和成年后的感悟、信念,告訴人們要實現遠大的理想,必須百折不撓,堅持奮斗,不停地翻過無數座山。本文這種“告訴”并不是概念化的語言直白,也不是情感的直接抒發,而是借助于“山”和“海”這兩個具有審美意義的形象來進行的!吧健保抵脯F實的世界,它封閉、灰暗、壓抑、落后,是要掙脫和超越的對象,是重重困難、道道難關;“!卑抵赶胂蟮氖澜,它開闊、光明、自由,是要竭力追求和實現的目標,是理想的境界。“山那邊是!卑言娙藢θ松母形蜣D化成了具體而實在的人生要不斷追求的過程。
學習這首詩要反復朗讀,從中體會詩歌凝練含蓄的語言、鮮明生動的形象及詩中所表述的思想感情。
[典題例析]
例題:閱讀這首詩的第一節,完成下列問題。
在山的那邊
小時候,我常伏在窗口癡想
——山那邊是什么呢?
媽媽給我說過:海
哦,山那邊是海嗎?
于是,懷著一種隱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終于爬上了那個山頂
可是,我卻幾乎是哭著回來了
——在山的那邊,依然是山
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
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
媽媽,那個海呢?
1、 為什么我爬上了山頂,卻哭著回來了?
2、 “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這個詩句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簡析其表達效果。
3、 從這節詩中可以讀出“山”與“!钡木唧w含義嗎?請簡析。
解析:第1題考對詩歌內容的理解,第2題考對詩歌所采用的修辭手法的理解,第3題考對詩歌精練含蓄語言的理解。
參考答案:
1、 在山的那邊,依然是山。
2、 擬人。作者用豐富的想象將山人格化、具象化了,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我”心中的感受,表現“我”內心極度的失望。
3、 對于“海”,我是懷著隱秘的想望去追求的,這里的“!笔且环N光明、自由、理想境界的象征。而“山”,卻“給我的幻想打了個零分”,敲碎了“我”的美夢,讓“我”的理想落空。這里的“山”,是通向理想的道路,是重重的困難、道道的難關。
[課時訓練]
一、 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1、癡( )想 2、隱秘( ) 3、誘惑( )
4、xuān( )騰 5、一shùn( )間 6、yùn( )含
二、 為下列各詞分別配上兩個同義詞。
7、誘惑( )( ) 8、喧騰( )( )
9、隱秘( )( ) 10、凝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