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三單元同步作文指導“感受自然”
【話題導入】自然,美麗而又安詳,它承載著我們的生命和情感,是人類物質和精神永恒的家園。
當火紅的春日帶來初升的熱情,我們去感受自然。斑駁在樹林深處的陽光,伴著耳畔清脆的鳥鳴,帶給我們蓬勃生命的活力。
當雨后的陽光又普照熱烈的大地,我們去感受自然。那被雷雨洗刷后的濃墨重彩,透過嫩綠的葉芽,鋪成天空中那道七色的彩虹,賜給我們的最火熱的情懷。
當晴朗的天空吹來秋的清爽,我們去感受自然。身旁沙沙作響的樹葉摩擦著生命的旋律,敲擊著我們寂寞的心田,帶來童年清純的回憶。
當飛揚的雪花漸漸隱沒在冬的黑暗里,我們去感受自然。銀白的大地上,寂靜里的自然發出寒冷而孤獨的顫音,訴說著我們心底希冀的情懷。
走進自然,就是走進了鮮花盛開的心之峽谷;感悟自然,就是感受靈魂深處的生命絕響……
【話題聚焦】
本單元作文訓練,旨在引導我們認識自然,了解自然。感受自然綺麗多姿的風景。感悟自然燦爛如花的美麗。聆聽自然最深刻的啟迪。請從下面題目中選擇一項作文:
1、寒來暑往,四季更替。你已經經歷了十幾回這種大自然的周而復始的變化,不管是生活在喧鬧的都市,還是在寧靜的鄉村,我們每個人對大自然都有一份濃濃的向往、依戀之情;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幅屬于自己的自然圖景。請你以“感受自然”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2、春色南疆鶯飛燕舞,杭州西湖淡裝素裹,桂林山水清奇秀麗,黃山云海神秘莫測……的確,我們的祖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留下了許多燦爛的文化。你是否見過我國某一處名山大川呢?請以“我見到了”為題,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記敘文。
【寫作指導】
一、巧取自然之景,讓內容新穎奪目。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便是典范,詞人先列舉了“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九個特定的看似孤立的“自然”景物,而后用“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一語道破天機,使前面的九個“自然”景物一下子有了詞人濃濃的悲愁色彩,很是新穎。
二、細描自然之美,讓語言靚麗多姿。想寫活“自然”,就要在把握自然景物特點的前提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把它描述出來,這時,修辭便是讓作文語言形象、生動起來的最佳辦法。朱自清先生在《春》中寫道:“春天的腳步近了”;“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太陽的臉紅起來了”;“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擬人、比喻和排比等修辭手法,將春回大地、生機勃勃的動人景象描繪得淋漓盡致。這種方法是“自然類”文章取勝的一大法寶。
三、巧抒喜愛之情,讓情感與眾不同。一個具體的“自然”景物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角度抑或不同的人“感受”上結果肯定不同。《岳陽樓記》中,面對“洞庭湖”的“自然”景色,“遷客騷人”們的“感受”是“或喜或悲”,而作者范仲淹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充分體現了其寬闊的胸襟和遠大的政治抱負,這就使文章在立意上驟然一新,產生了極其神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