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課《綠色蟈蟈》導學、例析、訓練立體教學案
《綠色蟈蟈》訓練二
一、1.⑴b,“我”是一個對自然界充滿好奇心的人,所以“我”應該急切地“跑”過去,而不是慢慢地“走”過去;蟈蟈嘴小,蟬大,應該是蟈蟈在一口一口地咬蟬,把蟬咬死,而吃和咬都沒有這個意思。⑵d,“追捕”比“追趕”和“追擊”更明確地表明蟈蟈攻擊蟬的目的;“逃竄”比其他詞語更突出蟬的速度很快,而且感情色彩更明顯。2.作者把蟈蟈比作鷹,把蟬比作云雀。相似的是捕獵的關系,不同的是鷹比云雀大而強壯,而蟈蟈比蟬小得多,看起來也沒有蟬強壯。3.作者賦予了蟈蟈勇敢的品質,比如螞蟻是一種非常善于團結協作的小動物,還有蜜蜂非常勤勞,狗很忠實等等。4.略 二、5. ⑴有一種厭惡的感覺。無論在什么地方,它都會張起網來捕捉小蟲。無論是怎樣整潔的房子,一有了蛛網,就會令人生厭,令人覺得這個屋子里的主人不勤于打掃。 ⑵那樣驚恐,那樣吃力地爬著 奮斗的意志,是那樣堅忍。 6.擬人 對生存的渴望。 7.蜘蛛是大自然中的一分子,應該有生存的權利,它的結網是為了經營生活。 8.對于在困難中掙扎的蜘蛛,“我”不但沒有傷害它,還把它送到干燥的地方,“我”覺得蜘蛛對“我”懷著感激之情。9.它到處結網。原來和人類一樣,只是為了經營生活。10.欣賞的眼光 11.不折不撓 在滿天晚霞的襯托下,是多么動人啊。(或:一幅最原始而且優美的圖畫。) 12.發現它也有可愛的一面 原來,太陽、風雨、草葉、昆蟲……全都是造物著為了愉悅我們而安排和使其存在的,問題只是看我們持什么樣的心情和角度去欣賞,如何去發現和愛惜它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