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設計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學習準確行動的語言,訓練細致觀察,抓住特征進行描寫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朗讀、描述、背誦中進行自主探究合作能力訓練。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學習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教學重點:學習準確生動的語言。教學難點:體會指導中融入的作者對自然的熱愛。教材分析:了解作者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等;散文集有《朝花夕拾》。文章的內容與主題全文共分兩部分。第一部分:(開頭至“你太性急,來不及等它走到中間去。”)寫百草園自由快樂的生活。第二部分:(“我不知道為什么家里的人要將我送進我書塾里去了……這東西早已沒有了吧。”):寫在三味書屋的生活。主題:文章通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回憶,用百草園的自由快樂襯托三味書屋的枯燥無味,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腐朽的脫離兒童實際的私塾教育,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的心理,也表現了作者兒童時代對自然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和歡樂的心理。教學策略:誦讀、合作探究。教學媒體:多媒體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激趣導入交流預習時積累的與本文相關的內容鍛煉自主學習積極性提出整體感知問題:文章傳遞了作者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怎樣的情感?速讀7分鐘,整體感知。結果:對百草園的依戀和留戀;對三味書屋的害怕和厭惡。培養整體把握內容的能力百草園所有樂趣中你最喜歡的是什么?找出你以為作者最留戀的內容。分組討論朗讀分析培養合作探究能力“不必說”之后寫了哪點景物?各有什么特征?它們的共性是什么?討論并回答:菜畦、石井欄、皂莢樹……它們的共性都是靜物。鍛煉品讀賞析能力“也不必說”之后寫了哪點景物?它們的共性是什么?鳴蟬、叫天子、黃蜂……它們的共性都是動物。提高品讀分析能力“單是”領起的內容中描寫了哪些有趣的活動,表達作者怎樣感情?朗讀、品析低唱、彈琴、噴霧……——喜歡,充滿童趣。提高品讀分析水平世間有美女蛇嗎?作者為什么想起在百草園中聽到美女蛇的傳說?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著我,使我得到教訓,悟出道理,同時也給百草園增添了更多神秘色彩體會作者的感情冬天的百草園有什么活動?活動特點是什么?雪地捕鳥緊張、刺激而且興奮仔細口味百草園樂趣童年時,你也一定有自己的“樂園”,把你“樂園”描繪出來,展示給大家,讓大家共同分享你童年的快樂吧。媒體出示寫作要求寫作訓練訓練仔細觀察,體驗生活,生動形象描寫的能力。
第二課時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讓我們一起走進你童年的樂園”,享受你童年的快樂。交流寫作片斷培養體驗生活、熱愛生活情感。如果讓你離開你樂園,你愿意嗎?但作者不得不離開他的“樂園”,他是怎么想的呢?不愿意。朗讀,體會依戀之情。向“三味書屋”過度。作者對“三味書屋”是什么態度?快速閱讀,整體感知。不滿、討厭。為什么計厭“三味書屋”?禮節繁瑣,教師威嚴,讀書內容枯燥難懂。培養概括內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