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裝導學案
第二十七課 皇帝的新裝
導學目標
1.掌握字詞的音形義,分角色朗讀課文。
2.理清故事情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3.分析人物形象,理解課文主題。
自主預習
一、字詞積累
1.易寫錯的字
愚蠢(chǔn) 滑稽(jī) 陛(bì)下 賞賜(cì)
爵(jué)士 御聘(pìn) 駭(hài)人聽聞
街(街坊) 辨(辨別)
衍(繁衍) 辯(爭辯)
銜(頭銜) 瓣(花瓣)
2.易讀錯的字
3.重點同語釋義
(l)滑稽:(言語、動作)引人發笑。文中是荒唐的意思。
(2)稱職:能夠勝任所擔任的職務。
(3)隨聲附和:別人說什么,也跟著說什么,沒有主見。
(4)駭人聽聞:使人聽了非常吃驚。
(5)不可救藥:病已重到無法用藥醫治的程度。比喻已經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藥,治療。
(6)御聘:皇帝請的(人)。
二、文學常識
1.作家作品
安徒生(1805一1875)19世紀丹麥文學巨匠,世 界著名的童話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話在近150年中被翻譯成140多種文字,從丹麥傳向世界。安徒生 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窮苦,早期寫有詩歌、劇本和 長篇小說等,1835年開始寫童話,篇篇膾炙人口,引 人入勝。代表作品有:《丑小鴨》《海的女兒》《皇帝的新裝》《賣火柴的小女孩》《夜鶯》等。
2.文體知識
童話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這種作品通過想象、幻想和夸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語言通俗、生動,故事情節往往離奇曲折,引人人勝。童話又往往采用擬人的方法,鳥獸蟲魚,花草樹木,整個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賦予生命,注人思想感情,使它們人格化。
3.寫作背景
18世紀末19世紀初,丹麥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封建統治階級則窮奢極欲,揮霍無度。面對這樣的現實,安徒生根據西班牙的民間故事改編,創作了本文,揭露了貴族階層的阿諛奉承和虛偽透頂,深刻地解剖了當時社會的病狀。
三、素材積累
安徒生的精彩名句
(l)只要你是一只天鵝蛋,就算是生在養鴨場里也沒有什么關系。……當我還是一只丑小鴨的時候,我做夢也沒有想到會有這么幸福!
(2)他每一天每一點鐘都要換一套衣服。人們提到他,總是說:“皇上在更衣室里。”
(3)她知道這是她看到他的最后一晚—為了他,她離開了她的族人和家庭,她交出了她美麗的聲音,她每天忍受著沒有止境的苦痛,然而他卻一點兒也不知道。這是她能和他在一起呼吸同樣空氣的最后一晚,這是她能看到深沉的海和布滿了星星的天空的最后一晚。
(4)凡是能沖上去、能散發出來的焰火,都是美麗的。
四、結構思路
課堂導學
【導學探究】
問題一 本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你是如何理解本文主題的?
問題二 騙子為什么用織新衣而不是別的手段來騙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