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裝導學案(精選2篇)
皇帝的新裝導學案 篇1
第二十七課 皇帝的新裝
導學目標
1.掌握字詞的音形義,分角色朗讀課文。
2.理清故事情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3.分析人物形象,理解課文主題。
自主預習
一、字詞積累
1.易寫錯的字
愚蠢(chǔn) 滑稽(jī) 陛(bì)下 賞賜(cì)
爵(jué)士 御聘(pìn) 駭(hài)人聽聞
街(街坊) 辨(辨別)
衍(繁衍) 辯(爭辯)
銜(頭銜) 瓣(花瓣)
2.易讀錯的字
3.重點同語釋義
(l)滑稽:(言語、動作)引人發笑。文中是荒唐的意思。
(2)稱職:能夠勝任所擔任的職務。
(3)隨聲附和:別人說什么,也跟著說什么,沒有主見。
(4)駭人聽聞:使人聽了非常吃驚。
(5)不可救藥:病已重到無法用藥醫治的程度。比喻已經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藥,治療。
(6)御聘:皇帝請的(人)。
二、文學常識
1.作家作品
安徒生(1805一1875)19世紀丹麥文學巨匠,世 界著名的童話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話在近150年中被翻譯成140多種文字,從丹麥傳向世界。安徒生 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窮苦,早期寫有詩歌、劇本和 長篇小說等,1835年開始寫童話,篇篇膾炙人口,引 人入勝。代表作品有:《丑小鴨》《海的女兒》《皇帝的新裝》《賣火柴的小女孩》《夜鶯》等。
2.文體知識
童話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這種作品通過想象、幻想和夸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語言通俗、生動,故事情節往往離奇曲折,引人人勝。童話又往往采用擬人的方法,鳥獸蟲魚,花草樹木,整個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賦予生命,注人思想感情,使它們人格化。
3.寫作背景
18世紀末19世紀初,丹麥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封建統治階級則窮奢極欲,揮霍無度。面對這樣的現實,安徒生根據西班牙的民間故事改編,創作了本文,揭露了貴族階層的阿諛奉承和虛偽透頂,深刻地解剖了當時社會的病狀。
三、素材積累
安徒生的精彩名句
(l)只要你是一只天鵝蛋,就算是生在養鴨場里也沒有什么關系。……當我還是一只丑小鴨的時候,我做夢也沒有想到會有這么幸福!
(2)他每一天每一點鐘都要換一套衣服。人們提到他,總是說:“皇上在更衣室里。”
(3)她知道這是她看到他的最后一晚—為了他,她離開了她的族人和家庭,她交出了她美麗的聲音,她每天忍受著沒有止境的苦痛,然而他卻一點兒也不知道。這是她能和他在一起呼吸同樣空氣的最后一晚,這是她能看到深沉的海和布滿了星星的天空的最后一晚。
(4)凡是能沖上去、能散發出來的焰火,都是美麗的。
四、結構思路
課堂導學
【導學探究】
問題一 本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你是如何理解本文主題的?
問題二 騙子為什么用織新衣而不是別的手段來騙皇帝?
問題三 文中的大臣、老百姓為什么不敢說真話?
探究 品味句子,分析人物形象。以這是“一個________的皇帝”,“一群_______的大臣”,“一個_______的孩子”,“一個_____的騙子”為句式說話,在_____處填入一個修飾性詞語,來說明本文的皇帝、大臣、小孩、騙子是個怎樣的人,并在文中找出理由證明。
【當堂達標】
1.下列加點的字注音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滑稽(jí) 陛下(bì) 庇護(bì) b.頭銜(xián) 附和(hè) 煙囪(cōn g)
c.欽差(qīn) 妒忌(dù) 懦弱(nuò) d.御聘(yù) 賞賜(cì) 炫耀(xuàn)
2.選出加點字的正確解釋。
(l)隨聲附和( )a.依附 b.應和 c.一起
(2)駭人聽聞( )a.震驚 b.奇怪 c.害怕
【課后提高】
一、積累與運用
3.《過松源晨炊漆公店》一詩中,詩人把“行人”“下嶺” 時的心理寫得生動有趣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拓展閱讀
閱讀下列童話,完成2一6題。
影子的故事(節選)
安徒生
“我相信,我們在這兒所能看到的唯一活著的東西,就是我的影子。”這位學者說。“你看,它坐在花叢中間的一副樣兒多么可愛。門是半開著的,但是這影子應該放聰明些,走進里面去瞧瞧,然后再回來把它所看到的東西告訴我。”……
“他是一個聰明人,”她對自己說。“這是很好的;而且他跳舞也很出色—這也是很好的。但是我不知道他的學問是不是根底很深?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必須把他考察一下才是。”
于是她馬上問了他一個非常困難、連她自己也回答不出來的問題。影子做了一個鬼臉。
“你回答不了。”公主說。
“我小時候就知道了,”影子說,“而且我相信,連站在門那兒的我的影子都能回答得出來。”
“你的影子!”公主叫了一聲,“那倒真是了不起。”
“我并不是肯定地說他能回答,”影子說,“不過我相信他能夠回答。這許多年來,他一直跟著我,聽我談話。不過請殿下原諒,我要提醒您注意,他認為自己是一個人,而且以此自豪;所以如果您要使他的心情好,使他能正確地回答問題,那么您得把他當做一個真正的人來看待。”
“我可以這樣辦。”公主說。
于是她走到那位站在門旁的學者身邊去。她跟他
談到太陽和月亮,談到人類的內心和外表;這位學者回答得既聰明,又正確。
“有這樣一個聰明的影子的人,一定不是普通
人,”她想。“如果我把他選做我的丈夫的話,那對于我的國家和人民一定是一樁莫大的幸事。——我要這樣辦!”……
影子對學者說:“你將永遠跟我一起住在我的宮殿里,跟我一起乘坐我的皇家御車,而且每年還能領十萬塊錢的俸祿。不過你得讓大家把你叫做影子,同時永遠不準你說你曾經是一個人。一年一度,當我坐在陽臺上太陽光里讓大家看我的時候,你得像一個影子的樣兒,乖乖地躺在我的腳下。我可以告訴你,我快要跟公主結婚了;婚禮就在今天晚上舉行。”
“哎,這未免做得太過火了!”學者說。“我不能接受,我決不干這類的事兒。這簡直是欺騙公主和全國的人民。我要把一切事情講出來——我是人,你是影子,你不過打扮得像一個人一樣罷了!"
“決沒有人會相信你的話!”影子說。“請你放聰明一點吧,否則我就要喊警衛來了!"
這天晚上,整個城市大放光明;禮炮在一齊放射——轟轟!兵士們都在舉槍致敬。這是舉行婚禮!
公主和影子在陽臺上向百姓露面,再次接受群眾的歡呼。
那位學者對于這個盛大的慶祝一點也沒有聽到,因為他已經被處決了。
2.請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選文的內容。
3.學者的影子為什么能夠成為公主的丈夫,而影子的主人最后卻被殺了?
4.公主要去提問學者,影子要公主把學者當做人來看的用意是什么?
5.選文以學者被處決結束全文,如果你來續寫一個結尾,你認為影子的結局又會是怎樣?
6.選文和《皇帝的新裝》在情節設計上有什么相同點? 作品的結局有什么不同?
皇帝的新裝導學案 篇2
第 13 周第 3 課時 科目語文
課題 27.《皇帝的新裝》
課型 新授 備課時間:.11.4
主備人: 審核人________ 授課人_________ 年級七年級 班級_________
【學習目標】1、掌握字詞,文學常識;2、理清故事情節,復述童話故事;3、認識生活中的美和丑、真和假、善和惡。
【學習重難點】1、能歸納課文思想內容,培養學生敢說真話的良好品質;2、童話的想象和夸張的特點。
【資料準備】
(一)作家檔案 安徒生(1805-1875)丹麥作家。18XX年,安徒生誕生在丹麥奧登塞鎮的一座破舊閣樓上。他的父親是個鞋匠,很早就去世了,全家靠母親給人洗衣服維持生活。安徒生雖然過著十分貧窮的生活,但他卻有自己遠大的理想。開始,他決心當一名演員,起初,他想學習舞蹈和演戲,卻遭到了拒絕,后來被一位音樂學校的教授收留,學習唱歌。因為他沒有錢只好離開了音樂學校。經過十幾年的奮斗,終于踏進了文壇。從三十歲開始,專心從事兒童文學創作,一生中共寫了168篇童話故事。如《丑小鴨》《看門人的兒子》《皇帝的新裝》《夜鶯》和《豌豆上的公主》等。選編在小學語文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文體常識 童話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這種作品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語言通俗、生動,故事情節往往離奇曲折,引人入勝。童話又往往采用擬人的方法,舉凡鳥獸蟲魚,花草樹木,整個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賦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們人格化。
【教學過程】
復習鞏固 回顧《西游記》的相關知識。
預習檢測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炫耀:_____ 頭銜:_____ 駭人聽聞:_____ 隨聲附和:_____
賞賜:_____ 滑稽:_____ 欽差大臣:_____ 言簡意賅:_____
2.解釋詞語。
滑稽: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致:_________________
炫耀:____________________駭人聽聞:________________
隨聲附和:_____________ 不可救藥:________________
3.閱讀下面的句子,用所列關聯詞造句。
他既不關心他的軍隊,也不喜歡去看戲,也不喜歡乘著馬車去游公園——除非是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關聯詞:既不……也不……也不……除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
童話是兒童文學的一種,常通過豐富的______、______和______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教育。《皇帝的新裝》這篇童話的作者是_____(國家)作家______,他的童話作品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出示目標
活動設計 一、自主學習,感知課文內容。
1、皇帝有何嗜好?
2、兩個騙子怎樣設圈套?
3、面對新裝,老大臣有何心理活動?他回去如何對皇帝匯報的?官員有何心理活動?他又是如何匯報的?
4、皇帝面對新裝,想了什么?說了什么?
5、為新裝舉行的大典上,老百姓們看到了什么?他們又是如何想、如何說的?
6、最后誰說出真話?
7、最后結果如何?
二、 合作探究。 把握故事情節
1、故事情節一般可分為: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有的開頭有引子,結尾有尾聲。請圍繞“新裝”這一個線索梳理文章思路,并用小標題形式加以概括。
引子:皇帝( )新裝 第1段
開編:騙子( )新裝 第2—4段
發展:大臣、皇帝( )新裝 第5-22段
高潮:皇帝( )新裝 第23—32段
結局:小孩( )新裝 第33—36段
2.學生復述故事情節?
當堂小結 兩個騙子的騙術并不高明,卻騙了許多人。在面臨誠實與虛偽、真與假的抉擇時,當誠實被視為愚蠢與不稱職時, 皇帝、老大臣、官員以及老百姓等人都說了假話,最后一個孩子說出了真話。為什么孩子能說真話? 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課堂檢測 完成練習冊“基礎演練”題。
課后練習 完成課后作業1.3題。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