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初一語文下冊復習資料
16、心曠神怡:心情舒暢,精神愉快。 例句:看到這樣美麗的山色,我們感到心曠神怡。
17、一塵不染:形容人品高尚純潔,沒有沾染壞的習氣和作風,也指環境或物體十分干凈,沒有灰塵。
例句:奶奶很愛清潔,她的屋子里總是一塵不染的。
18、含辛茹苦:忍受辛苦,吃盡苦頭。比喻經歷千辛萬苦。
例句:母親含辛茹苦地把我和弟弟拉扯大。
19、撲朔迷離:比喻情況錯綜復雜,讓人難辨真相。
例句:這個案子疑點很多,撲朔迷離,真假莫辨。
三.理解識記部分
1.《童年的朋友》通過對外祖母形象的細致描繪,表現外祖母樂觀、堅毅的性格,對“我”的深厚的愛以及對“我”一生的影響,抒發了“我”對外祖母的熱愛感激之情。
2.《一面》通過一位電車工人回憶四年前與魯迅先生的一面之緣,表現了作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的魯迅先生的偉大人格和戰斗精神。主要寫作特點是題材典型,以小見大;抓住外貌特征表現人物性格。如抓住魯迅“瘦”特點,突出他把整個生命獻給革命事業的崇高品質和頑強意志。
3.《我的老師》一文以回憶-依戀—思念-“我的蔡老師”這一感情為線索,通過具體的幾件事表現蔡老師對學生的熱愛,抒發了我對美麗、慈愛、偉大的蔡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4.《展示華夏文化的魅力》一文中“展示華夏文化的魅力”指的是世界頂級建筑大師,美籍華人貝聿銘在他的建筑設計中融入中國-華夏建筑藝術的精華,他向世界展示的是建筑的藝術,是華夏文化的魅力。
5.《趙普》通過“闔戶啟篋取書” “碎裂奏牘擲地” “跪而拾之以歸” “補綴舊紙”等細節描寫,表現了趙普他超人的毅力和堅定的意志。文章通過“刻苦讀書”和“舉薦人才”兩件事表現了趙普“能以天下事為己任”的精神。
6.《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者魯迅。選自《朝花夕拾》。課文通過對百草園自由快樂生活和三味書屋學習生活的記敘,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追求自由快樂生活的心理,真實而生動地再現了私塾教育的若干側面。通過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比照,否定了束縛兒童智力發展的封建教育的方法、內容,表現了兒童天真活潑的性格。
7.《月跡》作者賈平凹。本文記敘了一家的幾個孩童中秋夜追尋月的過程,描繪了皎潔的月色和到處映現出月亮的景象,表現了孩童奇特敏銳的想象,以及為共同擁有美好事物而“滿足”的可貴的心靈世界。
8.《三棵枸杞豆》作者程海。作者以倒敘的方法寫了三叔一生留給我的教訓——三棵枸杞豆以及這三棵枸杞豆對我的啟示、教育。
9.《我們家的男子漢》作者王安憶。當代著名女作家,小說〈〈長恨歌〉〉獲茅盾文學獎。本文生動而細膩地描寫一個男孩子成長的過程,刻畫了一個逐步成長的小“男子漢”的形象。
10.《柳葉兒》作者宋學孟。這是一篇敘述散文,作者描寫了童年時代,在那嚴重饑荒的歲月,上樹爬高、搶柳葉兒、吃柳葉兒的樂趣,抒寫了對柳葉兒的特殊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