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我的老師》《十三歲的際遇》人教版
穹隆 徜 徉 束 縛 摒棄 擷取 惆 悵 玫瑰
xī diàn níng xù jū xì tián
犀利 沉淀 凝重 絮語 白駒 過隙 安恬
bèng qiáng lǔ jìn bǔ wéi mò
迸濺 檣 櫓 浸透 哺育 帆桅 驀然
(二)了解詞意
際遇:遭遇。(多指好的)
穹隆:指天空中間高,四周下垂的樣子。
驀然:不經意地,猛然。
白駒過隙:形容時間過得飛快,像小白馬在細小的縫隙前一閃而過。
徜徉:安閑自在地散步。
摒棄:拋棄,扔掉。
犀利:(武器,言語等)鋒利、銳利。
安恬:安詳恬靜。
擷取:摘下,取下。
惆悵:傷感,失意。
絮語:絮絮叨叨地說。
塵緣:泛指世俗的緣分。
茫然若失:心中感到空虛、無所知、好像失去了什么。
談笑風生:形容談話談得高興而有興趣。
紳士風度:指有教養的美好的舉止姿態。
一視同仁:同樣看待,不分厚薄。
(三)課文線索、結構、大意及作者簡介
《十三歲的際遇》
作者:田曉菲,素有才女神童之稱,五歲即會作詩。
1985年在天津十三中學念書時,被北京大學英語系破格錄取,出過多部詩集、作品有《哈得遜河上的落日》。
本文寫于1987年10月,作者“北大”念書時,為紀念“北大”建校90周年而寫的。
本文以“我”在北大的見聞感受為明線,以北大的精神魅力為暗線,通過“我”在北大的成長經歷,表達了對北大深深的眷顧之情。體現了一種渴望生活,渴望創造,渴望自由飛翔的奮發向上的追求精神。
全文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5節)記敘了與北大的幾次緣份以及成為北大學生后兩年來的感受。
第二部分(6—12節)具體生動地回顧了在北大的兩年多姿多彩的讀書生活,抒發了對北大的深厚感情。
第三部分(13—17節)再次傾吐對北大那份血濃于水的親情,表現“我”要去創造,要做一只不系之舟去奮斗,去實現自己誓言的美好愿望。
組詞練習
辨析同音字
qū kè biàn shǔ
jìng lán xiáng
chóu fǔ hé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