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第一課時一、引入 童年,是一個多么令人向往的快樂歲月,可是,每個人都必須告別童年,成長為一個大人,當一個成人回顧童年時,他的心里會想些什么呢?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就是一篇此類題材的名篇。
介紹魯迅生平簡歷。
介紹本文。選自《朝花夕拾》,這是一篇回憶童年的散文, 寫于1926年,當時作者45歲。他在《小引》中寫道:“帶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夠。便是現(xiàn)在心目中的離奇和蕪雜,我也還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轉成離奇和蕪雜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云時,會在我的眼前一閃爍罷。
我有一時,曾經(jīng)屢次憶起兒時在故鄉(xiāng)所吃的蔬果:菱角、羅漢豆、茭白、香瓜。凡這些,都是極其鮮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鄉(xiāng)的蠱惑。后來,我在久別之后嘗到了,也不過如此;惟獨在記憶上,還有舊來的意味存留。他們也許要哄騙我一生,使我時時反顧。”
二、整體把握 1、 揣摩標題含義:
a) “百草園”“三味書屋”點名全文記敘的兩個地方。“從……到……”表明文章是按“百草園”在前,“三味書屋”在后的時間和空間順序來寫的。
b) 全文敘寫了作者兒時兩處的生活片段。第一部分,記敘百草園的生活;第二部分,記敘三味書屋的生活。
c) 表明了作者由幼時玩樂到長大讀書的過程
2、 默讀課文思考問題:
a) 前后兩個生活片段各傾注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b) 兩個生活片段中各寫了哪些好玩的事情?說說你們的印象。
c) 圈出你不認識的或不理解的字詞,畫出你不理解的句子。
3、 強調以下要點:
a) 文章哪一部分寫百草園,哪一部分寫三味書屋?(一、(1-8)敘述百草園是我兒時的樂園。二、(9-24)敘述三味書屋的讀書生活) 學生討論
b) 結合課后練習一3談談作者的感情。(百里草園里有哪些好玩的東西?[1]有趣的動植物(2)[2]神奇的傳說(3-6)[3]雪地捕鳥(7-8)你對三味書屋的學習生活有什么印象?你覺得作者筆下的這位先生是個什么樣的人?)(傾向第三條,最后一段話表現(xiàn)了對兒時生活的留戀)
c) 兩個部分之間是如何過渡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感情豐富,符合孩子的心理,突出了對百草園的依戀)
d) 模仿“也許……也許……也許……總而言之……”句式造句
學生練習
字詞 攢(cuán)湊在一塊兒。拗(ǎo):這里是用力彎曲的意思。確鑿(záo):確實。菜畦(qí):菜地。桑椹(shèn)輕捷(jié):輕快。蟋蟀(xī)(shuài)臃腫(yōng)(zhǒng):這里形容何首烏塊根的粗大。腦髓(suǐ)相宜:適宜。書塾(shú)方正:正派。博學:學問豐富。蟬蛻(chán)(tuì)人跡罕至(hǎn):少有人來。跡,足跡、腳印。罕,稀少。人聲鼎沸(dǐng):形容人聲喧鬧。沸,水開。皂莢樹(jiá)油蛉(líng)斑蝥(máo)珊瑚珠(shān)(hú)斂(liǎn)收攏。秕谷(bǐ)系(jì)打結。竇(dòu)厥(jué)倜儻(tì)(tǎng)叵(pǒ)盔甲(kuī)錫箔(bó)
長吟:長聲鳴叫。機關:這里是秘密的意思。無從:沒有辦法。消釋:溶解。淵博:(學識)深而且廣。 第二課時一、引入 魯迅先生筆下的百草園給你們什么印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