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土地的誓言學案
4、如何理解第一段最后幾句話?
這幾句確實較為費解,因為它包含了好幾個層面的意思。從表層看,這是寫實。在任何一塊大地深層,都涌動著沸騰的巖漿,這些巖漿就是文中說的\"紅熟的漿液\"。這一表層含義必須理解。那么,作者為什么會有這一種聯想呢?因為他的內心也正如地下沸騰的巖漿一樣在燃燒、在沸騰、在奔突,似乎正要噴涌而出!這時,充滿激情的作者就進入了寫意的層面:他用詩人般的語言塑造了兩個顫栗著、憤怒著并且不可阻擋地將要爆發出來的意象--一個是大地之心,一個是作者之心。這塊廣大的\"關東大地\"因為這些擬人化的描寫而有了生命有了情感,于是可以像人一樣召喚著我、激勵著我為之奮斗、為之犧牲!
5、為什么文章起初寫\"關東大地\"用\"她\"來稱呼,而到了后面時卻又改口說\"土地,原野,我的家鄉,你必須被解放!你必須站立?\"
人稱的變化實際上是情感的變化的結果。文章開始用第三人稱,是因為感情起初比較平穩,但隨著作者情緒一步步的激動,作者就不滿足于使用向第三者介紹的人稱代\"她\"了,于是拋開讀者直接與自己所敘述的對象進行對話交流,對土地以\"你\"相稱,情感顯得更加直接而迫切。這在修辭上叫做\"呼告\"。具有強烈的抒情效果
6、作者用詩一般的語言抒發思鄉之情,感情舒緩,境界優美,找出文中最能打動你的句子或詞語,深情地朗讀這些句子并談談你的理解和體會。
----------------------------------------------------------
7、運用排比、比喻的修辭方法有什么好處?
補充反饋:---------------------------------------------------------------------------------------------------------------------------------------------------.
四,拓展延伸(七年級a層次)
1、了解形成于20世紀30年代的\"東北作家群\"的代表人物(有蕭紅、蕭軍、端木蕻良待等)和寫作風格。
2、土地是一個民族生存的最基本的保證。請同學們以\"土地\"為題材,也寫一篇文章,字數不少于500。
-------------------------------------------------------------------------------------------------------------------
五、當堂檢測
1、給加點字注音
嗥鳴( )怪誕( )亙古( )讕語( )蕻( )
鎬頭( ) 污穢( )蚱蜢( )田壟( )
2、《土地的誓言》是何意思? ----------------------------------------------------------------------------------------------------------------------------------------------------------
七、教學反思--------------------------------------------------------------------------------------------------------------------------------------------------------------------------------------------------------
八、資料鏈接
端木蕻良,原名曹漢文,遼寧昌圖人,現代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