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教學設計
“那里有金色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優(yōu)美迷人的田園風光,一家人在此散步,感情和諧、景色宜人,展現了全家福的畫面。)
美在文章多處出現比較對稱的語言,讀起來給人以美感。
“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
“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
“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很輕。”
這些語言簡潔、凝練、含蓄,組織得也很工整,使用了很多松散的對偶句,我們讀起來朗朗上口,有一種和諧的美感。
美在文章多處體現了親人間美好感情。
在走大路還是走小路的問題上,母親和兒子發(fā)生分歧,“我”經過思考決定:“走大路”母親改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
“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這句話說明了“我”和母親關系和諧,表現了母子之間親昵的感情。
“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他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
“每到一處,我蹲下來,背起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兒子……”
以上四處,體現了一家四口,祖孫三代之間幸福、溫馨的親情,關系十分融洽。
(本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課文中尋找美點,就是引導學生學會尋找“美”的感覺、表達“美”的感受、增強“美”的判斷、注重“美”的咀嚼。這種學習活動訓練進行得多了,就會使學生對“美”的感受成為一種閱讀習慣,拓寬學生觀察課文的角度與視點。
四、探究質疑
這篇文章難道僅僅是寫散步嗎?文章的最后一句:我和妻子都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走得很小心,好像我背上的同他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有什么深刻含義?
學生回答,教師小結:一邊是風燭殘年的母親,一邊是未成年的孩子,他們都需要我們的照顧和關心。所以從表面上看,這表現了中年人肩負著既要扶老又要攜幼的人生責任;從深層的意思看,這里的“我和妻子”代表著中年人,“母親”代表著過去,“兒子”代表著未來,所以對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而言則象征著中年人肩負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歷史責任。文章的結尾,用象征的手法,使文章的思想進入了一個更高的境界,意蘊更深刻。
教師小結:《散步》這篇散文的美點就表現在語言美,人情美,意蘊美。
五、拓展延伸
1、想想看,在家庭生活中,你與父母有過分歧嗎?當時你是怎么處理的?學了這篇文章后,你覺得以后遇到類似的情況,你該怎樣做?(引導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及時鼓勵、表揚。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情感。)
2、愛的表達方式有很多種,結合以下幾篇短文,談談我們應如何來表達對父母、對親人的愛?
六、推薦短文
父愛永銘
一位父親
新年前三天,收到了兒子由中國人民大學寄來的賀卡。這是他第一次離家在外過新年,所以我和妻子的心里天天都揣著無盡的掛念。可想不到,他還記著給我們賀卡。懷著喜悅的心情,小心翼翼地打開,更令我驚奇的是,精致的賀卡里面,還有一塊紅色手帕,上面寫著:“父愛永銘!”捧在手里,我這個很少落淚的人眼圈濕潤了。養(yǎng)兒育女為什么?還有比這更快樂更滿足更舒心更自豪的事嗎?看著同事們羨慕的目光,我甚至有點情不自禁:“這不是一張賀卡,不是一塊手帕,而是兒子的一片孝心。”有了這四個字,20年的養(yǎng)育,20年的栽培,20年的努力,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