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第六單元教案(精選2篇)
初一語文第六單元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探究課文內容,領悟田忌轉敗為勝的道理。
2、激發學習興趣,通過讀寫訓練,培養學生語文實踐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著力于調動學生探究課文內容和進行語文實踐的興趣,使讀寫有效結合,培養學生學習,運用語文的能力。
教學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學生事先繪制文中有關的人物和馬匹的畫像。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確定研究主題:
1、課前兩分鐘播放二胡演奏“賽馬”及和課文有關的賽馬畫面,營造學習氛圍。
2、師:戰國時期齊國的貴族十分喜愛一項活動—賽馬。你瞧,這就是賽馬場。今天來這里賽馬的是齊國的大將田忌,他和齊威王約定在這里進行一次賽馬。讀了課文,你知道故事主要講些什么?(指各生簡答)
3、師:記得上節課有位同學提了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是誰呀?(指各說)(點擊課題及有關問題)
*為什么還是原來的馬,只調換了一下出場順序,就可以轉敗為勝?
4、確定研究主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探討學習方式,自主合作研究:
1、師:你喜歡用什么方式學習研究?(指各自由談)
、傩〗M學習交流,討論問題,可以使學習很有趣味。
、讵毩㈤喿x研究,可以使自己有獨立的見解。
③可以先自己單獨鉆研,理清思路,然后和小伙伴交流交流,聽取一些他人的意見、看法。
、軒е鴨栴}獨立閱讀,找出關鍵句、重點詞體會體會,做一些讀書筆記。
2、師:好,用你喜歡的方式去學習研究吧!
(學生自主合作研究,師巡視,隨機指導)
三、呈現學習成果,綜合訓練提高:
(一)自由匯報學習研究成果
(走學生思路,按學生交流順序,隨機引導學生感悟“敗”與“勝”的原因。)
1、鼓勵—學習小組用自繪的“田忌”“齊威王”和六匹戰馬的圖片,在實物投影上合作演示兩次賽馬的情況,隨機出示相關的兩句話。
*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強。
*齊威王的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
Δ(在學生合作演示中,教師要適當發揮指導作用,一要提醒學生對人物和每匹馬的等級以及每一局的勝負結果要有明確交代;二要允許學生在演示中可能出現的不熟練,不準確,不協調,建議他們再試一遍;三、對兩次賽馬的轉“敗”為“勝”,要隨機引導他們作一些必要的分析。)
2、齊威王:得意洋洋,夸耀,譏諷,輕蔑—被勝利沖昏了頭腦,得意忘形,驕傲輕敵,也是導致田忌轉“敗”為“勝”的又一原因。
3、孫臏:胸有成竹,從剛才的情形看出—仔細觀察,善于分析,避實就虛,勝券在握,這是田忌轉“敗”為“勝”的關鍵。
*還是原來的馬,只是調換了一下出場順序,就可以轉“敗”為“勝”。
(師對生能聯系上下文進行深入思考,給予肯定,夸獎)
(二)朗讀感悟,創造性地表演。
1、師:老師發現不少同學都特別注意研究孫臏、田忌、齊威王這三個人的對話。的確,言為心聲,人物的言語往往體現著人物的思想,個性。你們不妨著讀讀這些句子,然后選一句你體會最深的,好好練練,讀出人物的個性來。(點擊有關語段)
(學生挑選句子,反復地練習朗讀。)
2、指各讀
(1)孫臏說:“我不是挖苦你,你再同他賽一次,我有辦法讓你取勝!
(2)孫臏胸有成竹地說:“你就照我的主意辦吧!
(3)齊威王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的馬,看見田忌和孫臏過來了,便譏諷田忌:“怎么,難道你還不服氣?”
(4)齊威王輕蔑地說:“那就快來吧!”
(5)田忌沒信心地說:“那你不是照樣輸!”
(6)田忌疑惑地看看孫臏:“你是說另換幾匹馬?”
師:你對自己地朗讀滿意嗎?
你體會的非常的好,你估計誰能讀的更好?
你能試試嗎?
老師也想試試讀這句話,行嗎?讀得好夸夸我,讀的不好多批評指正。
(生讀——師生評價——指各讀,師讀——齊讀)
3、師:同學們體會得這么好,讀得也不錯,有沒有興趣來演一演呢?為了使表演更生動有趣,我們可以加入自己創造性的語言。
(生自由組合嘗試自我表演)
4、指一組學生上臺表演(帶自制的`人物形象頭飾表演)
(屏幕上點擊到賽馬場畫面,師畫外音引出表演)
5、生評表演,提出合理性建議。
(例:孫臏和田忌講賽馬的方法時應該是咬著耳朵說的,這個細節要注意啟發引導)
(三)創設情景,選擇性的練說
1、師:同學們現在孫臏、田忌、齊威王三個人就在這里,我們在座的各位同學有什么想對他們說的嗎?或問的嗎?我們就來一項“有話大家說”現場直播,好嗎?
2、生:選擇感興趣的對象或問或說,暢所欲言。
(四):布置作業(點擊出示)
1、從“田忌賽馬”說起
(可聯系生活、學習實例,談談自己對本課學習中產生的所思所想所感。)
2、走近孫臏
(可通過閱讀課外書、瀏覽網站查找收集有關資料,學一份人物小傳。)
(給同學以一周的時間作準備,下周的閱讀課我們上一堂語文綜合活動課。)
初一語文第六單元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感情誦讀,聯系背景,整體感知詩歌內容,基本把握詩歌主旨。
2、抓住關鍵,品味語言,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3、研讀賞析,形象探究,感受詩歌中濃厚的象征意義。
4、通過詩歌學習,鼓勵學生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獨立,鄙棄世俗、勇于抗爭,特別在充滿誘惑的現代社會中不屈服、不迷失。
教學重點、難點:
1、反復誦讀,感悟詩歌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2、結合體驗,理解詩歌形象化的語言及其象征意義。
教學方式:PPT課件結合課堂講解。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設計:
一、猛虎圖片,激趣引讀
1、出示老虎PPT圖片,學生感受老虎風采。
、倏戳藞D片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谡l能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華南虎呢?
2、激趣引讀:
3、與虎有關的成語:
4、作者簡介:
5、背景介紹:這首詩作于1973年6月,正是“十年動亂”期間。詩人牛漢正在湖北咸寧文化部干校勞動改造(“文革”中,被關入“牛棚”,從事強制性勞動)。一次,他去桂林,在動物園里見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鮮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這只老虎的形象強烈地觸動了詩人的情思,回到干校后,他就寫下了這首《華南虎》,表現自己獨立的人格和對自由的追求。
(70年代特有的政治環境和作者特有的政治待遇——與華南虎的遭遇何其相似。)
6、籠中之虎:師:老虎歷來被人們稱為“獸中之王”,它的形象已成為古今中外文人描繪抒寫的對象;,以它的威猛和高貴一直震撼著人們的心靈。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華南虎的內心世界,讓我們具體感受一只被囚老虎的震撼力吧。
二、詩歌朗誦,整體感知
1、詩歌誦讀:
①教師有感情地范讀課文。
、谏帧⑸~。
③生自讀、齊讀、比讀、評讀詩歌,注重情感,注重感知。
教師朗讀指導:詩歌一定要放聲朗讀,而朗讀不僅要正確流利,關鍵還要有感情,這樣才能和詩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鳴,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啟示。
2、整體感知:
、僭姼枵b讀后,你對華南虎有怎樣的感受呢?
②你能用簡潔的一句話評價一下華南虎嗎?
可用如下句式:華南虎是一只 老虎(寫)
(威嚴、高傲、向往自由、蔑視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爭,維護著自己的尊嚴)
三、研讀賞析,合作探究
1、形象探究:
①詩人筆下的華南虎處境如何?這只老虎具有什么樣的個性?試從課文中找出有關詩句加以說明。
討論明確:這是一只有著美麗的容貌和強健的形體的華南虎,但被囚于人類的牢籠中,遠離了山林。它具有維護尊嚴、向往自由、蔑視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爭的個性。
詩句如:
背對膽怯而絕望的觀眾,/安詳地臥在一個角落——高傲不羈。
夢見了蒼蒼莽莽的山林——向往自由、追求獨立。
灰灰的水泥墻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溝壑——不屈服于壓迫,勇于抗爭。
②對華南虎,“觀眾”和“我”持什么態度?你對“我”與眾人的行為有怎樣的評價?
討論明確:“觀眾”對華南虎“砸”“呵斥”“勸誘”,態度冷漠、粗暴!拔摇绷贾淬,從老虎的“悲憤”中,感到了沉寂在內心深處的精神力量被觸動,有所覺醒。(學生可各抒己見,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理解象征:
這首詩具有濃厚的象征意義。所謂象征,就是通過某一特定的具體形象間接地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那么
①華南虎及“鐵籠”分別象征什么呢?
討論明確:華南虎是不屈的生命、執著的靈魂的象征。
“鐵籠”禁錮自由、代表邪惡。
②詩中的“觀眾”又代表著一個怎樣的群體呢?
討論明確:詩中的“觀眾”冷漠粗暴、庸俗無聊,是一個沒有獨立人格和自我意識的群體。
詩人以華南虎作為象征,表現的是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對自由的渴望。
3、合作探究:
、偃A南虎的心靈為什么會感覺“屈辱”?
討論明確:感到“屈辱”有兩層含義:淺層意思是為自己的尊嚴被踐踏、自由被剝奪而感到“屈辱”;深層意思是為生活在這個自由被剝奪、人格被侮辱的世界而感到“屈辱”。
、谠谌A南虎面前,“我”為什么會感到“羞愧”?
討論明確:“我”作為庸俗大眾中的一員,來“觀賞”老虎。在“不羈的靈魂”面前,感到了自己人格的卑微、心靈的墮落。
、蹫槭裁础拔铱匆娏嘶鹧嫠频陌呒y和火焰似的眼睛……”?
討論明確:這是在表現華南虎對自由的火一般的渴望,歌頌華南虎在逆境中爆發的充滿野性的熾熱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