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狼(七年級人教版)
30狼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能準確流暢地朗讀課文,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2.掌握課文中重要實詞的意義和用法;理解文言代詞“其”在句中不同的指代意義。
3.引導學生準確、形象地復述這個寓言故事,理解故事的寓意及其現實意義。
4.學習本文語言簡煉生動、在記事基礎上發表議論的寫法。教學重難點
重點:誦讀、背誦,掌握重要實詞的意義和用法。
難點:理解故事寓意及其現實意義。
(誦讀,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途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成誦,能加深理解,培養語感,積累語言材料。本文語言簡煉生動,脈絡清晰,故事情節曲折緊張,引人入勝,易于熟讀成誦。雖然本課沒要求背誦,但還應把熟讀并能基本成誦作為教學本文的重要要求。
學習文言文,疏通文義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有許多常用的、重要的多義詞,如“意”“敵”等;通假字“止”;古今異義詞,如“顧”;詞性活用的詞,如“犬”“洞”等;生僻難懂的詞,如“苫蔽”“假寐”等。應讓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自行領悟,教師可作必要的提示或簡要的講解。
在了解故事情節的基礎上,通過分析狼和屠戶的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啟發學生聯系現實,談談獲得的啟示,這是學習本文的重點之一。)教學準備
準備好投影片,大致內容如下:
1.重點實詞的歸類、解釋及與“狼”有關的成語。
2.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和概括本文寓意。
(1)從“狼”自取滅亡的角度;
(2)從“人”戰勝“惡狼”的角度。設計思路
初一學習文言文,屬起步階段,當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所以設計了“說‘狼”’入題的導入 形式。誦讀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語
感、幫助理解的主要方法,指導學生通讀全文、讀準字音、讀好節奏,應作為教學本文的重要環節。之后,就可以讓學生借助工具書和課文注釋,進行自讀理解、疏通文義。其間,教師起到指導作用,學生以自主學習為主。學生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可用合作探究的形式圍繞思考題,分析理解課文的內容、形象和寓意,并聯系實際,談談得到的啟示。這是學習本文的主要目標。“課文拓展”可充分發揮學生的求異思維,拓展思路,全方位認識事物。這樣的設計思路,遵循了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學生為主、教師指導的原則,符合初一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要求。
教學過程
一、“說‘狼”入題
1.學生根據查閱的“狼”的資料,說說“狼”是怎樣一種動物。
2.根據你讀過、聽過的有關“狼”的故事,說說你心目中“狼”的形象。
3.簡單介紹蒲松齡和《聊齋志異》。
二、指導朗讀
1.難字正音。
(1)學生把難字和其注音寫在黑板上,并說明寫法和含義。
(2)齊讀正音。
2.學生自讀。
(1)先自由讀,再指名學生讀。
(2)教師指導幾個句子的讀法。(強調節奏停頓。)
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其一/犬坐/于前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3.教師范讀。
4.學生齊讀全文。
(初一學生學習文言文,處于打基礎的階段,要十分重視朗讀。而讀準讀通,是關鍵。所以難字正音,難句讀準節奏,這一環節必不可少。只有讀準讀通了,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義,進而熟讀背誦。)
三、整體感知
1.對照注釋,查閱工具書,學生自讀疏通課文。
2.找出自讀過程中疑難的詞、句,學生討論,教師點撥。
3.出示重點實詞的歸類。(投影。)
4.請兩位學生分兩部分翻譯全文。(1—3自然段和4—5自然段。)
5.齊讀課文,自譯全文,再次質疑解疑。
(讓學生在自讀自查、邊讀邊思、互相討論中疏通文意,整體感知。教師切忌煩瑣的講解,也不必字字句句求確解,更不必統一解釋和翻譯。教師只作必要的提示、簡要的講解或將文言詞句歸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意識、探究精神,培養學生自學文言文的習慣和能力。)四、分析課文
1.教師提出有關課文理解的幾個問題。(可參考學生的預習反饋。可用投影片。)
2.組織語文學習小組討論,做好記錄。
3.全班交流。
4.問題設計和相關的提示或解答。
(1)文章可分為哪兩部分?為什么要這樣分?試概括每一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l一4自然段,是敘事,寫屠戶與狼相斗的故事。第二部分第5自然段,是議論,點明文章的主題。此題設計意在理清脈絡,了解大意。)
(2)文中是怎樣寫狼的狡猾的?屠戶的機智表現在哪些方面?試分析屠戶和狼的形象。
(提示:找出表現狼狡猾的語句和表現屠戶機智的動作,并分析他們的形象:狼——狡詐、貪婪、愚蠢;屠戶——機智勇敢,有斗爭精神。學生可上黑板用圖表顯示。
設計此題,意在使學生把握故事情節,揣摩語言,分析形象。)
(3)作者對這件事有什么議論?作者想通過《狼》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提示:可從“狼”和“人”兩個角度,多向思維。)
(作者議論:“狼亦黠矣,……止增笑耳。”
啟示:“狼”的角度:①狼再狡詐,終將被勇敢智慧的人所戰勝。②諷喻像狼一樣的惡人,不管怎樣狡詐,終歸要失敗的。
“人”的角度:對狼一樣的惡勢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協、讓步,必須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 (此題意在引導學生對故事寓意,即主旨進行探討,可以各抒已見,但要求語言簡潔、觀點明確,要聯系作家作品思考。)
五、課文拓展
1.收集資料,以“我眼中的狼”為題,寫一篇短文,多方位、多角度地介紹狼,班上交流。
2.收集有關“狼”的成語,抄在筆記本上。
六、布置作業
誦讀、背誦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