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惡小而為之 教學設計
勿以惡小而為之 教學設計
課題:勿以惡小而為之
教學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違法犯罪的基本知識,知道一般違法與犯罪的區別,在思想上樹立避免違法犯罪的觀念;懂得不良行為可能發展成違法犯罪,注意克服“犯點小錯無所謂”的思想,防微杜漸,遵紀守法,避免違法犯罪的發生。
教學重點難點:一般違法和犯罪的區別, 避免違法犯罪的發生
教學用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三國時期的劉備留給后人一句名言: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句話說告訴我們:只要是”惡”,即使是小惡也不要做;只要是”善”,即使是小善也要做。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偏偏“惡小而為之”,最終做出違法的事情來,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這其中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但與他們不懂法,不知道什么是違法,什么是犯罪,有不良行為不注意加以矯治有很大關系。這一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關這方面的法律知識。
講授新課:
一、 一般違法與犯罪的區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拾獲他人的遺失物不還是違法的。師:那為什么是違法的呢?生:因為拾獲他人遺失物不還是不履行法律義務的一種行為,所以是違法的。現在請大家欣賞flash《抓賊》,并且思考,這個賊違法嗎?為什么?觀看flash(略)。生:這個賊的行為是違法的,因為他偷竊了國家財產,做出了法律所禁止的行為。現在我們將兩種情況結合起來可以發現:違法行為是指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前者就像拾獲他人遺失物不還的人,后者就像那個偷竊國家財產的賊。
違法行為包括違憲行為、刑事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和行政違法行為。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所以違反了憲法屬于最嚴重的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就是違反刑法的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就是違反民事法律法規的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就是違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其中,任何一類違法行為都有其法律后果,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想一想:違法是不是就等于犯罪?答案是否定的,犯罪是一種違法行為,但是違法行為不一定構成犯罪。違法行為可以分為一般違法和犯罪。那我們應該怎么來區分一般違法和犯罪呢?我們先來判斷一下一下的這些行為哪些是一般違法的,哪些又是犯罪。
違法行為 一般違法 犯罪
入屋盜竊
毆打他人致輕傷
毆打他人致死亡
搶劫
深夜開音響大聲歌唱
持刀殺人
隨意撥打110
吸毒
在文物古跡亂涂亂畫
騎自行車闖紅燈
在圖書館大聲喧嘩
以上屬于一般違法行為的包括:毆打他人致輕傷、深夜開音響大聲唱歌、隨意撥打110、在文物古跡上亂涂亂畫、騎自行車闖紅燈、在圖書館大聲喧嘩;屬于犯罪行為的是入屋盜竊、毆打他人致死亡、搶劫、持刀殺人、吸毒等。我們是如何來區分一般違法和犯罪的呢,讓我們再來做一道題:
情景 對社會的危害程度 違法情節 違反的法律 承擔的法律責任 所屬違法類別
一般違法 2 4 6 8 10
犯罪 1 3 5 7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