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惡小而為之 教學設計
• 備選答案:1、大 2、不大 3、嚴重 4、輕微 5、刑法
• 6、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規 7、刑事制裁
• 8、行政處罰或民事處罰 9、刑事違法
• 10、行政違法或民事違法
現在請一位同學來總結一下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的含義。生:社會危害性不大,情節輕微,沒有觸犯刑法,只是違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規的,是一般違法行為。所謂犯罪,是指違法情節嚴重,對社會危害性大,觸犯刑法并依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概括起來,嚴重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應受刑罰當罰性是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這三個基本特征相互聯系、不可分割,它們共同構成了區分罪與非罪的原則界限。其中嚴重社會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征,看一種行為是否構成犯罪首先要看這種行為是否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二、 不良行為可能發展為違法行為
有的同學認為:大錯不要犯,犯了要坐牢,犯點小錯無所謂。這種觀點對嗎?生:不對。
我們先來看一則事例:
韋健、陳曉青、張國強課后經常聚在一起下棋、打撲克,開始是誰輸誰請客,后來感到不夠刺激,就協定誰輸誰給錢。他們孩一起上網吧,去高級餐館吃喝,到營業性舞廳跳舞,夜不歸宿,對老師和家長的教育置若罔聞。為了滿足賭博和高消費的需求,他們先后多次到同學家里及商場行竊,共竊得現金六千多元和價值三千多元的財物。后來他們在一個商場行竊時,被保安人員當場抓獲,扭送到派出所。
請問:韋健、陳曉青、張國強這三個同學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源頭是什么?生:是不良的行為習慣。師:是啊,本來韋健、陳曉青、張國強這三個同學跟大家一樣都應該是坐在教室里面上課,但是卻因為不良行為導致他們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說,不良行為可能發展為違法犯罪。俗語所說的“千里之堤,潰于蟻穴”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為了避免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我們大家都要學會防微杜漸,避免違法行為的發生。
三、 防微杜漸,避免違法犯罪的發生
1、知道法律規定的禁止行為,不做違反法律的事情。
一個人要守法,他首先必須學法、懂法。所以我們未成年中學生要知道法律規定的禁止行為,不做違反法律的事情。我們國家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制定了兩部保護未成年人的專門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家長和學校應當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為:曠課、夜不歸宿;攜帶管制刀具;打架斗毆、辱罵他人;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偷竊、故意毀壞財物;參與賭博或者變相賭博;收聽、觀看色情、淫穢的音像制品、讀物等;進入法律法規規定的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營業性歌舞廳等場所;其他嚴重違背社會公德的不良行為。我們中學生,一定要認真學好法律知識,增強法制觀念,不做違法的事情。
2、防患于未然,自覺糾正不良行為未成年中學生有很
不良行為有可能發展為違法犯罪,所以有了不良行為要及時加以矯治,不能任其發展。不良行為對大的危害,比如去網吧,會讓許多未成年中學生沉迷其中,荒廢學業;吸煙,最主要的危害就是對自己的身體不好。據調查,吸一棵煙,就能縮短生命幾分鐘!其次,對家庭也有害處。如果一個煙鬼,每天要吸幾盒煙,本來家庭就不富裕,這么一吸煙,肯定會負債累累,妻離子散。最后,對社會的危害更大。吸煙時呼出的煙霧,不僅污染環境,對別人的健康也不好。所以說,吸煙是“百害無一利”的。吸毒的危害更大。只要吸毒上癮,拿著人一輩子算完了。對自己的危害就不用說了。如果沒有了錢,那他就會去偷,去搶,或者去販毒。這對國家的危害是比吸煙大幾十倍的。我們未成年人一定要追求高雅情趣,不要沾染那些不良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