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沖突與化解沖突小錦囊》教學設計
師:我們最應該感謝的人是誰?是父母。父母除了給我們生命,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還給了我們什么?
[課堂活動一]:我來說說
老師在副板書準備好小調查的表格(見附表),讓學生來完成,并進行對比,引導學生得出結論:父母為我們做得太多太多,而我們為父母又做得太少太少,天下最偉大最無私的愛就是父母的愛!。
設計意圖:承上啟下,主要通過學生的回憶和反省,讓學生體會和感受父母對自己深沉、無私的關愛。同時幫助學生意識到自己對父母付出太少,從而增強理解父母、孝敬父母的意識,突破難點。
師:可是當我們逐漸大以后,我們和父母的關系卻不再那么和諧,突然覺得父母越來越啰嗦和父母爭吵的次數越來越多,你們是否都有過這種感覺。
[課堂活動二]:暢所欲言
讓學生談談自己與父母曾經有過的不和諧關系,學生可能就會談到被父母偷看了日記,監聽了電話,甚至為某件事吵起來等等。引導學生思考,父母都想做好父母,孩子都想做好孩子,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沖突?如何看待這“愛的沖突”?
設計意圖:走進孩子的心靈深處,了解孩子的真實情感,交流彼此的感受。
[課堂活動三]:課堂討論
問題:我們和父母的關系是如此血脈相連,又為什么會出現“愛的沖突”?
原因:孩子漸漸長大,渴望獨立←→父母不放心,過分干預
結論:親子之間產生沖突是正常的,但如果不能正確對待,會影響和諧的親子關系,破壞正常的親子溝通,嚴重的會傷害父母的心。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尋找發生沖突的原因,體會父母對自己的心情和期待,正確對待父母的教育;在體驗中感知,在感知中明理,同時也突破教學難點)
那么,如何化解愛中的苦澀,讓愛更甜蜜呢?這就要我們懂得一些化解沖突的方法和技巧。
[課堂活動四]:小品:考試后
兩對學生分別扮演兩對父子,因為孩子考試考砸了的不同遭遇。一個孩子考砸后,父親批評時,保持沉默,什么也不說,挨了一頓打并懷恨在心,發誓再也不認真念書了。另一個孩子考砸后主動給父親分析了原因,并保證以后努力做得更好,而得到諒解,滿懷信心準備為下一次考試沖刺。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嘗試如何更合理地解決愛的小沖突,從而獲得解決的經驗。
師:化解沖突小錦囊:
1.多與父母談心,實現有效的溝通
2.轉換角色,理解父母的難處
[課堂活動五]:愛的分享
通過提問,得出生活中常見的與父母沖突的情境,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最有感觸的情景,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充分發揮想象設計臺詞,進行故事續演。
學生演繹的結果無非有兩種:一種是避免了沖突;一種是矛盾激化,引發了愛的沖突。因此教師要因勢利導,引導學生聯系實際,自主探究。
第一種情況,要通過連續提問,引導學生學會總結,借鑒別人的可取之處,并能對這種做法形成正確的認識。例如當學生順利避免了沖突,可繼續提問:他們采用什么方法避免了沖突?要避免沖突,還有哪些行之有效的辦法?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邊歸納邊寫板書。之后還可引導學生繼續思考:如果你對父母的批評教育有意見,你認為應該提出來還是不提?如果提出來,應該注意些什么?如果不提,會有什么結果?讓學生分組討論、回答。
第二種情況,可采取將錯就錯的辦法,引導學生一步一步“錯”下去,使矛盾更加激化,當引出一個破壞性的后果時,學生也就明白了問題所在。這種通過學生自己體悟出來的道理學生也比較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