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課 小康家園
第五課 小康家園
三、“還是很多人的夢想”第二課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明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比較總體小康與全面小康的區分;
過程與方法:
能夠分析低水平、不全面、發展不平衡的具體原因及表現;逐步理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容及意義。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樹立責任意識,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努力學習,立志成才。
教學重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及意義
教學難點: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有關具體內容的深入理解,如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社會和諧等。
教學方法:聯系生活,分析與探究。
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
教學時間:一節
教學過程:
活動一:音樂欣賞——播放mtv《越來越好》
問:聽完這首歌你有何感想?
總結:改革開放30年,中國人得到的最大實惠是我們的生活實現了由溫飽向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
活動二:你評我判——“小康就是不愁吃,不愁穿,豐衣足食”。這種觀點你同意嗎?
第一步:獨立思考
第二步:同學討論
第三步:全班交流
總結:片面。我們追求的小康涵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包括物質生活的提高、也精神生活的提高,還包括民主政治、教育、科技的發展,以及生活環境的改善、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因此,它是高水平的、全面的、發展比較均衡的小康社會。
活動三:梳理知識——比較總體小康與全面小康
第一步:獨立思考
第二步:同學討論
第三步:全班交流、總結
小康含義
小康類型
實現時間
提出時間
表現狀況
介于溫飽和富裕之間比較殷實的生活狀態
既包括物質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實;既包括居民個人消費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會福利和勞動環境的改善等
總體達到小康
20世紀末
十二大首次提出
十三大進一步完善
總體達到。低水平、不全面、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全面建設小康
2020年
xx大提出(XX年)
xx大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五個方面的目標體系。歸結起來,是六個“更加”
活動四:實踐探究——圖片展覽
我班將準備舉辦一次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圖片展,下面是班上一位同學提供的一組圖片:
(1)你認為下面的四幅圖片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圖片展合適嗎?為什么?
(2)請你說出你設想的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圖片展的內容。
活動五:自覺踐行
討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我們中學生應該怎么做?
總結:增強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宣傳全面建設小康的內容,好好學習,努力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質與科學文化素質,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立志成材,將來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