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教案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教案導入新課:
自信心是推動人們不斷上進的動力。自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礎。大詩人李白有詩云: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意大利著名詩人但丁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伽利略在火刑架上面對著熊熊燃燒的大火,亦然對自己的觀點篤信不疑:這個世界最終會了解我的。20世紀20年代末期,中國革命處于低潮,許多人提出了“紅旗還能打多久”的疑問,可是毛澤東沒有低頭,他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兩年之后,在江西瑞金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紅色政權。經過十幾年的斗爭,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他們之所以成功,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自信。鄧亞萍說:我自信,我成功。憑著這種精神,她在世界大賽中屢克強敵,即使在比分落后時也能鎮定自若,信心百倍,反敗為勝。
與此相反,自負與自卑卻常常是人們前進道路上的阻礙。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這三者與成功的關系。
一、“一對孿生子”共有的心態(板書)
古今中外的無數事實說明,許多失敗都與自負或自卑有關。
(一)自負(板書)
播放音樂《十面埋伏》
提問:這首樂曲的歷史背景是什么?
學生介紹項羽的故事,(教師也可以播放樂曲《楚歌》,戲曲《霸王別姬》,視情況而定。)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項羽堪稱一代英雄,卻因驕傲自負、剛愎自用最終敗給了劉邦,因為劉邦善于用人,善于納諫,得到了張良、蕭何、韓信的輔助。驕傲自負的人往往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別人,聽不進別人的意見。所以,自負是前進的大敵,是失敗的禍根。而自大狂妄到目空一切甚至目無法紀的時候,必然會使他的自由以至生命隨之幻滅。
教師也可以給學生介紹關羽失荊州、馬謖失街亭或拿破侖的故事,目的都是為了說明自負會使人遠離成功。
(二)自卑(板書)
學生活動:課前分組搜集自卑者的故事,可以是歷史故事,也可以是身邊的事情,課堂上表演,說明自卑也會使人遠離成功。
總結出自負與自卑是一對孿生子,二者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就像一根潮濕的火柴,自負和自卑的人永遠也無法燃起成功的火焰。
二、自信有助于成功(板書)
學生活動:舉例說明自己曾獲得的成功與自信的心態有什么關系。
師:自信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礎,這是因為自信者的心理品質有助于成功。
(一)樂觀(板書)
舉例:
他的名字叫班•符特生。卡耐基是在喬治亞州大西洋城一家旅館的電梯里碰到他的。在卡耐基踏入電梯的時候,注意到這個看上去非常開心的人,兩條腿都斷了,坐在一張放在電梯角落里的輪椅上。當電梯停在他要去的那一層樓時,他很開心地問卡耐基是否可以往旁邊讓一下,讓他轉動他的椅子。“真對不起,”他說,“這樣麻煩你。”——他說這話的時候臉上露出一種非常溫暖的微笑。
當卡耐基離開電梯回到房間之后,除了想起這個很開心的跛子,什么其他別的事情都不能思考。于是去找他,請他說說他的故事。
他微笑地告訴卡耐基:“我砍了一大堆胡桃木的枝干,準備做我的菜園里豆子的撐架。我把那些胡桃木枝子裝在我的福特車上,開車回家。突然間,一根樹枝滑到車上,卡在引擎里,恰好是在車子急轉彎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