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之花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知道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培養和提高學生繼承、發揚傳統美德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過年、團年、拜年等傳統習俗,了解尊老愛幼、孝敬父母、珍視親情的傳統美德。通過對反映傳統美德的格言進行歸類,使學生明白傳統美德的內容十分廣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重親情、講務實等傳統美德的價值,樹立珍視親情、推崇務實的思想。
學習重點 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學習難點 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輔助設施 小 黑 板
教學環節及時間分配 師 生 活 動 流 程 修訂及后記
激趣示標
(5分鐘)
自學點撥
反饋矯正
(10分鐘)
1、導課激趣:教師演唱歌曲《我的中國心》,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2、板題示標:
①教師板題:美德之花
② 出示目標: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引導學生繼承和發揚傳統美德。
自學指導、反饋矯正(一)
1.學生自學教材第93—95頁及第107頁“知識采擷”,思考下列問題:
①什么叫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②漢族春節的主要習俗都有哪些?它體現了我國的哪些傳統美德?
③怎樣理解務實?務實與成功的關系怎樣?
2、指導自學:
①學生看書自學,合作交流,教師室內巡視,檢查指導。
②教師板書授課提綱。
唱歌導入,引人入勝。
課 時 教 案
達標測評
(10分鐘)
當堂訓練
(15分鐘)
布置作業
(5分鐘)
③教師繼續巡視,個別詢問,掌握學情,診斷定向。
④ “兵教兵”。
3.教師參照自學提綱提問,指名學生回答,師生共同訂正,教師出示答案。
自學指導、反饋矯正(二)
1.學生自學教材第96—97頁,思考:
① 反映我國傳統美德的格言都有哪些?
②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的內容怎樣?
2、學生自學,教師點撥 。
3、學生反饋,教師矯正。
1、教師參照自學提綱提問基本內容,或指名學生回答,或學生一齊回答,或師生一起回答。
2、學生質疑,教師釋疑。
3、學生歸納小結,教師引導訂正。
1、春節體現著( )的傳統美德。
①尊老愛幼 ②孝敬父母 ③珍視親情 ④務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