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 第三框唱響自信之歌導學案
第二課 第三框唱響自信之歌導學案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在分析自己優缺點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悅納自我的愉快心態,樹立對自我正確認識基礎上的自信的生活態度。
二、能力目標:學會正確地認識自我,對自己作客觀的評價,運用正確的方法,增強自信心。
三、知識目標:知道樹立和增強自信的方法。
教學重點:樹立、增強自信的方法
教學難點:如何更全面、更客觀地認識自我
知識鏈接:
看課本27頁關于“彈琴的盲人”的故事。
思考:這個盲人為什么能用自己的琴聲唱響自信之歌?
我們又該如何唱響自己的自信之歌?
故事:有一頭母獅子,讀了許多書,覺得自己的孩子迪奧完全可以被培養成為一頭完美的獅子了。大家說說這有可能嗎?幾年后,少年獅子迪奧發現,雖然獸類都認為獅子是草原之王,但獅子有個明顯的弱點,就是在中長跑項目中的耐力要比羚羊弱。很多時候,正是因為這個弱點,羚羊從嘴邊溜掉了。通過查詢文獻和實驗研究,它知道了,羚羊耐力好的原因是它們的食物。于是,它瞞著母獅子,偷偷地吃草。大家說這個辦法能使獅子比羚羊跑得快嗎?一周后,迪奧被母親送到醫院。但迪奧在恢復了體力后,堅持要繼續吃草,它說再給它幾天時間,效果就出來了,它會成為真正的草原之王。幾經勸說無效,母獅子帶小獅子定期去見心理醫生。心理醫生首先幫迪奧認識到它的錯誤觀念,那就是獅子沒有缺點才是真正的草原之王。他對小獅子說:不管有沒有缺點,獅子從來就是草原之王。獅子之所以可以成為草原之王,不是因為它沒有缺點,而是因為它的優點突出。它是靠突出的觀察力、優異的爆發力、鋒利的牙齒和精準的撲跳動作,而不是靠完美才稱霸草原的。沒有缺點的獅子是不存在的。迪奧可能成為最優秀的獅子,但一定不是完美的獅子。接下來,迪奧在心理醫生的幫助下開始努力正確對待自己的缺點和優點,這才是我們所說的真正的自信心的體現。而心理醫生也給它安排了行為治療的作業:
1、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都寫在紙上,貼在墻上。迪奧寫了很多:
我的優點:爆發力強……
我的缺點:耐力差……
2.每天對著鏡子說:雖然我……(缺點),但我仍是草原之王,因為我有……(優點)。
3.每周記錄自己捕捉到的羚羊數,而不是從嘴邊溜掉的舜羊數,并把捕捉記錄與同伴和家人分享。
4.在捕獵失敗時,告訴自己,我的耐力的確比不上羚羊,但我要發揮我的優勢,下次捕食時,靠得更近些再動手,并且一定要選好順風的位置。
思考:按照這樣的訓練,迪奧能成為“草原之王”嗎?為什么呢?
結果: 三年后,迪奧成了那片草原最好的獅子。它是靠反應靈敏、捕食位置選擇恰當而成名的。雖然它的中長跑成績仍然比不上羚羊,但是它已經不在意這一點了。
游戲: 下面讓我們做一個小游戲——說你,說我。同學找自己的優點和進步。
①以小組為單位
②每組指定一名同學作為找優點的對象
③提示:“優點”不光是指學習好,體育好、唱歌好、人緣好、模仿能力強、做飯好等都是優點。
④時間五分鐘
⑤先由小組其他成員陳述,然后由由自己陳述所找的優點。
歸納:通過這個小小的活動,我們要知道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雖然也許我們不能創造出豐功偉績,但只要我們有信心,我們一樣可以不斷進步,不斷完善自己,使自己更有自信。你不要小看小小的進步,只要進步了,就有了成功的可能,點滴進步都是我們所以成長的積累,印記著我們克服惰性、抵制誘惑、戰勝自己的業績。所以,要學會欣賞自己點點滴滴的進步與成績,不斷為自己喝彩。這樣,我們就會油然而生一種肯定自己、欣賞自己的感覺,從而對自己充滿信心,迎接挑戰。等有朝一日,你站在成功的巔峰回首攀登之路時會發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誰敢說萬里長征中的哪一步不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