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礪意志》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新課程積極關注探究性學習,強調教學密切聯系學生的思想認識和生活實際。而心理健康教育最忌諱簡單說教,“這種教育應該是激發學生自主探究,讓學生在活動體驗中學習,這樣才有效” 。因而在教學中本著“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長”的理念,努力創設活動情境讓學生體驗、感悟,使“自覺磨礪意志”內化成學生自己的能力。
[課程標準]
要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開發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圍繞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社會生活的要求和規范,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意志的品質,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掌握磨礪意志的途徑與方法,并自覺磨礪。
2過程與方法:
通過一些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事例來介紹磨礪意志的基木方法,令學生更易接受,明確方法。有意識地要求學生結合自身實際,促進反思,發展自我教育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用榜樣的力量來激發學生的鍛煉意志的情感,讓學生體會意志的重要性,認清自己身上存在的惰性,主動磨礪自己的意志。
[教學重點難點]怎樣培養和鍛煉自己的意志
[教學方法]討論法,自主學習法,游戲法,探究法等。
[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走近意志堅強的人
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是意志堅強的人嗎?你想成為意志堅強的人嗎?那么,請跟我來,走近意志堅強的人。首先請同學們說說你看一段視頻。
師:同學們,說出視頻中讓你感動的一句話,一個動作,或一個人物,說說為什么讓你感動?
生:
師:同學們,你們心目中意志堅強的人有嗎?
生:奧斯特洛夫斯基、張海迪、桑蘭、鄧亞萍等等。
師:老師一直有這樣的疑問:①是不是只有身體有殘疾的人、運動員才需要培養堅強意志呢?②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做一個普通人,是否也是等到有困難的時候、有需要的時候,再磨煉堅強意志呢?是不是意志堅強的只是名人,體壇明星的專利?不,他也屬于我們身邊的人。
第二環節:發現意志堅強的人
小游戲:《誰是贏家》比一比哪位同學堅持的時間長
(在這個游戲中,目標就是獲勝、堅持下去;困難是腳和雙臂的酸痛。當我們為了自己的目標而去克服困難時,內心會產生強大的推動力,這就是意志。任何一種良好的心理品質都不是天生的,堅強意志更需要在生活中磨煉。)
師:曾經有個老師在開學第一天讓全班同學做一個甩胳膊的簡單動作,并要求學生每天都做。結果一年后,能堅持下來的只有一人,那個人后來成了聞名世界的大師。其實,在起跑線上大家的資質都差不多,關鍵是看你有沒有堅持下去。有特長的同學往往都比我們多了點毅力。如果他們能夠一直堅持下去,那未來的名言就是由他們來撰寫了!
1 、 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道理?(說明做大事先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培養堅強的意志也要從小事做起。)
2、為什么培養意志要從小事做起,從現在開始?(因為世界上的大事,都是由小事積累而成。倘若認為小事情微不足道,不日積月累通過小事情去培養意志力,而企望有朝一日在大事情上表現出堅強意志來,那簡直是幻想。另外,培養堅強意志還要從現在開始,從最易被忽略也往往最能暴露自己弱點的小事做起。那種“明天再開始”、“下次再努力”的做法,只會摧毀你的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