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處處保護》
教學目標:
1、知道未成年人處處受法律的特殊保護,了解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的基本內容。
2、培養初步正確判斷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一些現象和行為的能力,增強法制意識,提高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
教學重點: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
教學難點:司法保護
教學方法:
啟發式、討論式、案例教學。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家庭保護、學校保護
(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課的學習使我們明白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需要法律的特殊保護”。那么,到底在哪些方面給予特殊保護呢? 看p59探究園 “特殊的關愛”的四幅情境圖片,分析有哪些方面的保護?
(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
(板書)一、家庭保護
(情景教學)
師:家庭是我們健康成長的搖籃,家庭是我們成長的避風港;可是由于種種原因,某些家庭不但沒有使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而且使用不當的教育方式使一些未成年人產生畸形心理,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師:某些家庭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太急,有時暴力教育成了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使得一些未成年人飽受拳腳交加之苦。不過這只是極個別的現象,畢竟沒有哪個父母是不疼愛自己的孩子的,有時父母由于失手打了孩子,也會產生家庭矛盾,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長沙有一所中學就向家長發放了《攜手走向文明的親子協議》,其中就對家長提出慎用打罵的方式教育子女,還提倡父母多關心孩子的內心想法,多做心靈的溝通。
不當的教育方式,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有負面作用,那是不是因為這是你家里的私事,國家就坐視不管了呢?(讓一名學生回答)
——當然不是,相反的,國家很重視家庭這一塊的保護工作,因為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長的基礎,不抓好這個基礎,就使未成年人進入社會后無法很好地適應社會。
(板書)1、地位:基礎
國家為此專門在《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規定了家庭保護的基本內容。
(板書)2、基本內容:(讓學生查找并劃下來)
(1)家長要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
(2)尊重、教育和引導未成年人
讓學生看發下的閱讀材料相關的內容。
(自主探究)
讓同學們討論課本p60“許安同學的困惑”。
師:現在我們討論一下許安同學的困惑:我的學習成績不好,爸爸說如果再這樣下去,就不讓我上學了。如果他爸爸真的因為許安同學的成績不好就不讓他上學,這樣做行嗎?為什么?
(讓2名學生回答)
師:他爸爸如果真這么做了,肯定是不行的,他的做法違反了家庭保護的有關規定。因為家庭保護中還有禁止性的要求,看p61家庭保護的禁止性要求的第2小點規定:“不得使在校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輟學”。那他爸爸應該怎樣做呢?(他應該根據許安的實際情況,采取適當的方式進行教育,而不能恐嚇。)
怎樣解決?(解決方法:許安可通過講道理向父親宣傳未成年人保護法,同時反思自己的表現,找出成績下降的原因,以消除父親的想法。)
另外還有兩點禁止性要求,一起來看一下。
(板書)3、禁止性的要求:
(1) 不得虐待、遺棄未成年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和殘疾未成年人
(2) 不得使在校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