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強少年始
導入新課:
歌曲欣賞:《男兒當自強》
師:你們知道這首歌的名字嗎?當然除了男兒,女兒也該自強,我們少年都應當自強!
講授新課
展示《千手觀音》圖片:
師:(1)大家看過這個舞蹈嗎?(去年雅典殘奧會的閉幕式和今年的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上)
(2)這個舞蹈有什么特別之處嗎?(他們是21個聾啞演員。他們來自全國11個省市,最小的13歲,平均年齡在17歲左右演員大部分失聰,只有個別的戴著助聽器可以感受到音樂的震動。2月23日,中央電視臺的元宵晚會上,《千手觀音》被評為“我最喜愛的春節晚會節目歌舞類一等獎”。)
(3)這個舞蹈最讓你震撼的是什么?( 我覺得這個舞蹈實在太美了,實在無法想象一群聾啞女孩,聽不見音樂,光靠老師在旁邊打手勢,是怎么能排出這么完美的節目。《千手觀音》在排練過程中遇到過很多難題,但都被他們一一克服了。最大的難題就在于他們聽不到音樂,感受不到節奏。但是,他們每天訓練之前都要“聽音樂”,手語老師把音樂的聲音開到最大,他們靠在音箱上感覺它的震動,同時看著老師的講解和打出的拍子,這樣一次次反復磨合,最終達到默契。 為了排演出高質量的節目,他們刻苦訓練,每天早上7時30分跑操,8時30分開始訓練,一直到中午12時吃午飯才能休息一下。下午1時又要開始訓練,這一練就要到晚上6時,晚上7時吃完晚飯后,還要再練習兩個小時,天天如此。舞蹈的每個動作都經過成千上萬次排練。排練只有枯燥可言,但沒有人有一絲的抱怨。即使在外出演出的路上還在琢磨細節。)
師:有誰知道這女孩是誰嗎?
師:這個女孩叫邰麗華,是千手觀音表演的領舞者, 兩歲時,因一次高燒失去了聽力。沒過多久,她甜美的歌喉也關閉了。那以后,她陷入了無聲世界。到了入學年齡,父母將她送入市聾啞學校學習 ,但她的世界并沒有因此而暗淡。邰麗華自小便對音樂節奏有一種特殊的敏感和理解力,在父母和老師的鼓勵與幫助下,她與舞蹈結下了不解之緣。憑借不懈努力和艱苦的訓練,1992年她作為惟一一位殘疾人舞蹈家登上意大利斯卡拉大劇院的舞臺。但沉醉于舞蹈的她并不滿足于自己的現狀。她想和同齡人一樣邁進大學的校門,想用知識去證明自己是個生活的強者。通過努力,1994年,她考取湖北美術學院裝潢設計系。XX年,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演出。邰麗華憑著自己對藝術的執著追求成為我國惟一一個登上世界最著名的兩大藝術圣地的藝術家。盡管她還很年輕,但還是因其杰出的才華與貢獻,被業內人士推選為中國特殊藝術協會副主席。
“我覺得所謂的幸與不幸關鍵是要看自己怎樣看待,我努力讓自己看到所有事情中的快樂。精神很重要,特別是對舞蹈演員來說,舞蹈生命其實是很短暫的,但是,只要精神不老,青春就可以延續。”
提問:1、從這些演員身上,你看到了他們哪些可貴的品質?
(勇敢、意志堅強、抗挫折能力強、對生活充滿自信、積極向上、奮發進取,不怕困難、頑強努力……在困難面前不低頭,不喪氣;自尊自愛,不卑不亢;勇于開拓,積極進取;志存高遠,執著追求;等等即自強精神的表現。)將學生回答中的關鍵詞語寫在黑板上。
2、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他們是一群怎樣的人?(自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