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無價的自尊
課程標準內容目標具體學習目標
知識
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我與他人的關系”中的“交往的品德”部分:學生要學會關心和尊重他人,體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學會換位思考,能夠與人為善;體會和諧的共同生活的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寬容,相互幫助。1、使學生在掌握自尊含義的基礎上,理解自尊與尊重他人相互關聯,密不可分。1、讓學生學會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1、讓學生不斷地嘗試、體驗自尊帶來的快樂2、讓學生在關心他人、尊重他人的過程中體驗被尊重。【資源分析】(一)學情分析 自尊自信是與學生的學業成績高度相關的兩個變量。具有高自尊的學生比低自尊的學生在學業成就上傾向于為自己樹立教高的標準。具有高自尊的學生均比低自尊者對自己的觀點更加自信,更能影響別人,更不容易受別人的影響,從而避免沾染不良習氣,維護自尊,維護人格。所以,學習如何樹立自尊,對于學生的品德與學業的提高,有重大意義。(二)教材分析 第三框“彼此尊重才能贏得尊重”講了三層意思。首先,通過晏子使楚等活動說明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決不做有損人格的事情。其次,通過司馬懿“臨辱不驚,遇悔不怒”等故事說明自尊要適度,不要過分在意他人的態度和議論,而要養成豁達、開朗的性格。最后,通過陶行知給糖的教育活動告訴學生如何作到尊重他人:一是要站在對方角度看問題,二是善于欣賞、接納他人,三是不做有損他人人格的事情。(三)相關資源分析好孩子是夸出來的,不是逼出來的 ——第一次參加家長會,幼兒園的老師說:“你的兒子有多動癥,在板凳上連三分鐘都坐不了,你最好帶他去醫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兒子問媽媽,老師都說了些什么 。她鼻子一酸,差點流下淚來。因為全班30位小朋友,只有她的兒子表現最差;唯有對他,老師表現出不屑。然而她還是告訴她的兒子:“老師表揚你了,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鐘,現在能坐三分鐘了。其他的媽媽都非常羨慕你的媽媽,因為全班只有寶寶進步了。”那天晚上,她兒子破天荒吃了兩碗米飯,并且沒讓她喂。 ——兒子上小學了。家長會上,老師說:“全班50名同學,這次數學考試,你兒子排在第40名,我們懷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礙,你最好能帶他去醫院查一查。”走出教室,她流下了淚。然而,當她回到家里,卻對坐在桌前的兒子說:“老師對你充滿了信心。他說了,你并不是個笨孩子,只要能細心些,會超過你的同桌,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說這話時,她發現,兒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滿了光亮,沮喪的臉也一下子舒展開來。她甚至發現,從這以后,兒子溫順得讓她吃驚,好像長大了許多。第二天上學時,去得比平時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長會。她坐在兒子的座位上,等著老師點她兒子的名字,因為每次家長會,她兒子的名字總是在差生的行列中被點到。然而,這次卻出乎她的預料,直到家長會結束,都沒聽到他兒子的名字。她有些不習慣,臨別去問老師,老師告訴她:“按你兒子現在的成績,考重點高中有點危險。”聽了這話,她驚喜地走出校門,此時,她發現兒子在等她。走在路上,她扶著兒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甜蜜。她告訴兒子:“班主任對你非常滿意,他說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 高中畢業了。第一批大學錄取通知書下達時,學校打電話讓她兒子到學校去一趟。她有一種預感,她兒子被第一批重點大學錄取了,因為在報考時,她對兒子說過,相信他能考取重點大學。兒子從學校回來,把一封印有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的特快專遞交到她的手里,突然,就轉身跑到自己的房間里大哭起來。兒子邊哭邊說:“媽媽,我知道我不是個聰明的孩子,可是,這個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賞我……盡管那是騙我的話,我知道這些話只是一層紙,一捅就破,但我還是喜歡聽,因為它是我學習的動力所在,媽媽的這層紙讓我不停地奮斗、不停地進取。”聽了這些話,媽媽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幾年來凝聚在心中的淚水,任它流下,打在手中的信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