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無價的自尊
教師小結。每個人的個性不同,為人處世的風格也不同,這組成了多姿多彩的世界。讓世界因為差異而精彩,就不會太在意他人的議論和態度。如果我們養成一種豁達、開朗的性格,還可以更多地欣賞來自他人的智慧,感受自尊的快樂。·評價指導教師要注意讓學生說出為什么,不能只說是或否。合作討論
閱讀課本15頁《陶行知校長的四顆糖》設問:這名學生犯了錯,為什么陶校長反而給他四塊糖?以小組形式討論,歸納四塊糖的意義。觀察別人處理事情的方法也是一種學習。讓學生意識到尊重別人,往往也是對他人的一種幫助。分析:陶校長是通過這種方式表示對學生的人格的尊重,促使學生能夠從心靈的深處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積極改正錯誤。
故事分享
《特殊的晚宴》
有一天,主人家舉行晚宴,女傭要工作到很晚,她只好將四歲的兒子帶到主人家。她很自卑,怕兒子知道自己是一個傭人,于是把兒子藏在衛生間里,并告訴他,他將在這里享用晚宴。
男孩在貧困中長大,從沒見過這么豪華的房子,更沒有見過衛生間。他不認識抽水馬桶,不認識漂亮的大理石洗漱臺。他聞著洗滌液和香皂的香氣,幸福得不能自拔。他坐在地上,將盤子放在馬桶蓋上,盯著盤子里的香腸和面包,為自己唱起快樂的歌。
晚宴開始的時候,主人想起女傭的兒子。主人看女傭躲閃的目光就猜到了一切。他在房子里靜靜地尋找,終于,順著歌聲找到了衛生間里的男孩。 那時男孩正將一塊香腸放進嘴里。
他愣住了,問:“你躲在這里干什么?”
“我是來這里參加晚宴的,現在我正在吃晚餐。”
“你知道你是在什么地方嗎?”
“我當然知道,這是主人單獨為我準備的房間。”
“是你媽媽這樣告訴你的吧?”
“是的,其實不用媽媽說,我也知道,晚宴的主人一定會為我準備最好的房間。”男孩指了指盤子里的香腸,“不過,我希望能有個人陪我吃這些東西。”
主人默默走回餐桌前,對所有的客人說:“對不起,今天我不能陪你們共進晚餐了,我得陪一位特殊的客人。”然后,他從餐桌上端走了兩個盤子。
他來到衛生間的門口,禮貌地敲門。得到男孩的允許后,他推開門,把兩個盤子放到馬桶蓋上。他說:“這么好的房間,我們一起共進晚餐。”
那天他和男孩聊了很多。 他讓男孩堅信,衛生間是整棟房子里最好的房間。他們在衛生間里吃了許多東西,唱了許多歌。不斷有客人敲門進來,他們向主人和男孩問好,他們遞給男孩美味的蘋果汁和烤成金黃的美食。他們露出夸張和羨慕的表情,后來他們干脆一起擠到小小的衛生間里,給男孩唱起了歌。每個人都很認真,沒有一個人認為這是一場鬧劇。
多年后男孩長大了。他有了自己的公司,有了帶兩個衛生間的房子。他步入上流社會,成為富人。每年他都拿出很大一筆錢救助一些窮人,可是他從不舉行捐贈儀式,更不讓那些窮人知道他的名字。有朋友問及理由,他說:“我始終記得許多年前,有一天,有一位富人、有許多人,他們小心翼翼地保護了一個四歲男孩的自尊。對于一些比較明確的知識點,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的答案,培養他們的學習主動性。
設問:我們應該怎樣尊重他人呢?
以小組為單位自主學習,在課本上找到問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