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級教學設計——Photoshop色彩調整
2、 新課引入
在大屏幕上展示兩張圖像文件,一張是教師本人的數碼生活照,照片色彩艷鮮,清晰度高,層次分明,另一張是一位學生的童年老照片,照片色彩暗淡,清晰度較差。
◇教師:先對兩張照片做一個簡介,再提問,這兩張照片在圖像質量方面有何不同?
☆學生:兩張照片引起了他們的興趣,展開討論,并舉手回答。
◇教師:兩張照片的圖像質量有很大差距,那圖像質量與什么有關呢?接著引入色調、亮度、對比度、飽和度等參數的概念,掌握這些參數的設置方法,就可以把圖像文件修復到理想的狀態。
3、 學習新課
教師指導學生使用“在線課堂”中的photoshop色彩調整一節,由任務的需要促使學生自主學習,并通過主動探索來解決問題。主要知識點如下:
① 改變圖像顏色的原理與操作方法。
② 使圖像變得清晰的原理與操作方法。
③ 圖像的亮度、對比度、飽和度的調整。
④ 重要提示:在“圖像”菜單中的“調整”項目中有著多種圖像色彩調整選項,適合不同場合使用,請學生去嘗試一下。
⑤ 觀察:在對圖像進行調整時,如果是通過曲線的方式,請觀察當曲線變化時,圖像的變化情況。
⑥ 探究:同樣的效果,除了教師提供的操作方法,還有其它的操作方法,請學生探究。
⑦ 作品欣賞:提供多張高質量的圖像供學生欣賞,懂得一張好的圖像所具備的要求。
具體形式:
▲ 采用2到3位學生為一小組的形式合作學習、相互交流、相互促進,每位學生量力而行完成一張照片以上的任務。
▲ 分層教學:能力強的學生可利用“圖像”菜單中的“調整”項目中的其它選項,對圖像進行進一步的修復,并實現一種效果多種操作方法。
▲ 教師時刻保持與學生的交流、并選擇幾位學生做“小助教”,和教師一起進行多方位指導。努力營造開放式的教學環境,鼓勵學生對同一種處理效果積極尋求不同操作方法。
(教師構想:由于學生所處理的圖片是自己的童年老照片,必然興趣盎然,愉快地學習與操作,當一張精彩亮麗的圖片逐漸展現在眼前時,他們仿佛回到了無憂無慮的童年,仿佛又沉浸在長輩的關愛中……,這樣就使得一種美好的情感滲透于學習、問題解決之中,并相互作用和影響。)
4、 學生講述老照片的故事并演示操作要點
由學生上講臺演示(要求:圖像處理得好,照片有意思)
1、 講述老照片的故事:介紹照片上的人物,那年的我多少歲,是在怎樣的情況下照了這張相,當時一些有趣的生活小事……,以此來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2、 再演示并簡述操作要點,或論述自己的新發現,新方法。
3、 逐步引導學生以較優秀的圖像為樣板來審視自己所處理的圖像,找出差距,促進學生的進步。
全班網上投票評選本節課的“明星學生”,符合下表的要求即可成為“明星學生”:
要 求
表 現
圖像處理
圖像處理得好,顏色豐富,清晰度好,并積極探究找出與教材不同的操作方法
語言表達
老照片的故事敘述得條理清楚、感人、表現出熱愛生活、崇尚親情的態度。
課堂表現
學習過程中能遵守課堂紀律,不大聲喧嘩,不影響其它同學的學習。
5、 教學擴展
① 任務擴展:
◇教師:假如有一張圖像是用來做網頁背景的,那我們是否還是要把圖像變得清晰、色彩鮮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