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尊重才能贏得尊重》導學案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在生活中培養善于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質。
知識目標:在掌握自尊含義的基礎上,理解自尊與尊重他人相互關系、密不可分;充分認識到維護人格最重要。
能力目標:學會寬容待人的方法,做到自尊者達觀。
二、教學重點難點:
善于尊重他人,自尊者達觀。
三、知識鏈接
1、80多年前,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沃爾遜小鎮來了一群饑餓的難民。當鎮長杰克遜先生發放食品時,許多難民大嚼大咽,只有一個年輕人例外,,他對鎮長說:先生,你送給我這么多好吃的,有什么活讓我干嗎?杰克遜笑了說,我只不過想給你們提供些幫助而已,哪里來的活讓你做呢?但年輕人卻沒有領情的意思:不,先生,如果沒有活做的話,我不會接受你的食物,真的,先生,我總得為你干點什么呀!但杰克遜實在想不出有什么活可給這年輕人干,于是情急之中蹲了下來,讓年輕人給他捶一下背。后來,年輕人被留下來了,杰克遜鎮長把女兒嫁給了他。再20年后,這位年輕人成了世界石油大王,他的名字叫哈默。
2、《蠢事大全》中有這樣一則小故事:有個商人準備開店做買賣,請唐伯虎為他寫對聯。唐伯虎提筆寫下“生意如春意;財源似水源”。豈知商人很不滿意地說:“這兩句太抽象,最好寫看得見摸得著,一堆一堆的。”于是唐伯虎想了想,又寫道:“門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蟲,堆出堆進;柜里銅錢,要像冬天虱子,越捉越多。”商人一看,連連拍手稱贊:“這兩句好,這兩句好,這兩句太合我意了。”
一對夫婦到某餐廳吃飯,而一對母女帶著一只狗坐在這對夫婦的對面點來飯菜,讓狗在飯桌上與人同吃。這對夫婦認為自己的人格尊嚴受到了損害,請餐廳老板解決而不得,遂向法院起訴,要求餐廳賠償精神損失。這對夫婦不僅捍衛了自己的人格尊嚴,也捍衛了人類的尊嚴,受到輿論的廣泛支持。
3、武則天常聽眾大臣說狄仁杰為人寬厚。于是,她故意要試試狄仁杰,就問他想不想知道誰在背后說過他的壞話。狄仁杰坦然地答道:“如果臣有過錯,臣便改正;陛下明察臣無過錯,這是臣的幸運。至于有人到朝廷講臣的不是,臣不想知道他是誰。”
有這么個故事:有個鄉下人,正月初一一開門,就發現有人在門口放了一個陶罐(裝骨灰用的)。這事兒干得夠缺德的,大過年,這么一鬧就全沒氣氛了。這人一轉悠,就知道了,“好事”是鄰村的仇人干的,估計也就是你拿了他的釘耙、雞鴨不給,他挖了你的蘿卜、青菜之類的仇吧。那個鄉下人把陶罐拿到田里裝了泥土,并種進一棵梅花。又是年初一,花開了,他悄悄地把花送回那仇人的門口。在這一天,仇人羞愧地來到這位鄉下人家里作揖說:老兄,我輸了。
有個愛搞惡作劇的學生向老師后背灑墨水。老師沒有說什么,只是給他寫了首小詩。“土地寬容了種子,擁有了收獲;大海寬容了江河,擁有了浩瀚。天空寬容了彩霞,擁有了美麗;人生寬容了遺憾,擁有了未來。”學生看后,深思良久,主動向老師承認了錯誤。對老師更加敬仰。
德國詩人歌德在公園里散步,與一位批評家在一條僅能讓一人通過的小路上相遇。批評家說:“我從來不給蠢貨讓路。”歌德笑著退到路邊:“我恰恰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