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寶貴的是生命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任何生命都是有智慧與思維的生命;幫助學生認識人類與地球環境應和諧相處。
2.逐步提高學生觀察、辨別與分析生命差異能力以及對生命價值的理解能力;培養學生反思、展示、設計與提升自我個性的能力。
3.激發學生內心對生命的敬仰之情,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熱愛各種生命,思考和設計自己獨特的生命之路。
教學過程:(用電子幻燈片提綱展示)
標題:人最寶貴的是生命
標題:生命的嘆息
展示圖片,以學生輕生實例引出個別學生對自己生命的漠視。
問題討論:面對漠視生命的現象,應該怎么辦?通過討論,讓學生懂得生命是可貴的,珍愛生命的人,無論何時何地,無論遇到多大挫折,都不應輕易放棄生的希望。
標題:生命的呵護
故事會:請學生講述生命之愛的故事,既可以采用教材中的故事,也可以師生自選,靈活處理。在此基礎上,交流學生各自的感受。(中間建議穿插視頻播放:《一條腿舞動的奇跡》)
討論:當生命受到威脅時,我們應該怎么辦嗎?這個問題討論的目的:在于讓學生懂得,當生命受到威脅時,我們應該理智地用行動珍愛生命,呵護生命。(在討論中適時展示圖片:被救的中學生、洪水中救起小孩)
視頻播放:詩朗誦——《熱愛生命》,以此讓學生體會生命的寶貴,熱愛生命的重要。
標題:生命的家園
(圖片說明)列舉自然界千姿百態的生命。然后播放視頻:罕見的沙塵暴,通過兩者強烈的對照,以此激發學生的思考。
討論:談談自然環境的破壞。其目的在于促使學生關心大自然,關心自我,關心周圍的生活環境。
布置作業:
(1)課后社會調查,調查自己所在地區的動植物伙伴及其生存狀況,寫出調查報告。
(2)課外積累:關于生命的格言有哪些?
播放視頻:生命中歌唱。在歌聲中下課。
案例評析
本課依據《全日制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實驗稿)》中關于“知道人類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認識自己生命的獨特性,體會生命的可貴”的課標內容編寫的。
本節課能較好地實施“啟發學生獨立思考與積極參與相統一、教師不僅是知識的直接傳授者更是學生活動的指導者支持者”的教改新理念。整堂課,三個小主題,既相對獨立,又互相聯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活動串聯主題,力求將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形象化,枯燥的內容生動化,將正確的價值引導蘊涵在妙趣橫生的活動主題之中,突出學生的感悟和體驗。
通過學生自身的參與,啟迪學生獨立思考,以期使學生懂得生命的珍貴,無故毀滅生命以及破壞自然環境的可惡,從而更加熱愛生命、呵護生命、善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