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直面挫折
6.1 直面挫折
第一課時 彩虹總在風雨后——直面挫折
1、“要培養學生勇于面對困難和挫折,讓他們形成樂觀的態度和堅忍不拔的意志。讓他們知道,彩虹總在風雨后,風雨之后的陽光更加燦爛。溫室里培養不出參天大樹,大樹總是在風雨中成長…”
情感、態度、價值觀:
充分認識人生難免有挫折,做好直面挫折的準備,學會正確面對挫折,正確看待挫折,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對應生活中的挫折與逆境,養成勇于克服困難和開拓進取的優良品質。
能力:
掌握應對挫折的方法,并懂得適當的應用于生活實踐,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
知識:
了解挫折產生的原因,認識挫折和逆境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明白挫折的兩重性,戰勝挫折的關鍵在于自己對挫折的態度,尤其是當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時,真正領悟戰勝挫折的真諦。
教學過程設計思路
我們剛剛學習了第一單元《珍愛生命》,知道了“生命寶貴”,憧憬著“人生多彩”,決心要“青春閃光”。對于生命、人生意義和價值等重大問題都有了自己獨特的思考,那么,精彩的人生之路就像鋪滿鮮花的筆直大道一樣在等待著我們去穿越嗎?不,人生之路像崎嶇的山路,彎曲而不平。本單元我們就要開始探討,人生的挫折與坎坷。
新課導入
(展示一封電子郵件)大家一起來看我收到的一封電子郵件,在電子郵件的祝詞里,寫到祝愿我“萬事如意,心想事成”,郵件已經收到一個多月了,但我并非像祝詞里所描述的那樣“萬事如意,心想事成”,很多事情都不能心如所愿。因為人生難免有挫折。
講授新課
一、直面挫折
1、人生難免有挫折
①挫折的定義
挫折是指個體在從事有目的的活動中,遇到了障礙或干擾,導致其動機不能實現,需要不能滿足時產生的情緒反應。
②挫折的產生
在實現目標中遇到困難和障礙,既難以克服有找不到替代目標,就產生挫折感。
例如去年干旱,很多地方的禾苗都干了,農民顆粒無收;工人因工廠關閉而被迫下崗;一些同學因成績不好而被困擾等。(下面讓我們走進課本的探究圓,了解身邊的常見挫折,并思考課本的思考題)
討論:是不是只有平凡的人才會遇到挫折呢?并舉例說明。
(提示:答案當然不是這樣,不管是平凡的人還是名人、偉人,都會遇到不同的挫折,如張海迪(作家、全國政協委員),桑蘭(體育健將),鄭智化(歌手)等。)
介紹張海迪和桑蘭的人生歷程及其相關圖片。 (張海迪,1955年秋天在濟南出生。5歲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卻發奮習,學完了小學、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并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1983年張海迪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先后翻譯了《海邊診所》等數十萬字的英語小說,編著了《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等書籍。獲得了全國“五個一工程”圖書獎。從1983年開始,張海迪創作和翻譯的作品超過100萬字。現為作家、全國政協委員。
)(桑蘭出生于1981年2月,浙江人。原國家女子體操隊隊員,在全國性運動會上曾獲得跳馬冠軍。1998年在紐約市長島舉辦的友好運動會上不幸因脊髓嚴重挫傷而造成癱瘓。在美國治療期間,以“桑蘭微笑”征服了大洋彼岸的人們。XX年1月14日,桑蘭接受申奧形象大使聘書 ,成為XX年北京申辦奧運會的形象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