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挫折
學習描寫編寫意圖
第二冊的寫作教材,除第四單元是關于學習虛構的內容以外,其他三個單元都是學習表達方式的:學習描寫、學習抒情、學習記敘的角度。一般來說,表達方式可以分為五種:敘述、描寫、說明、抒情、議論。議論是高中的重點,放在第三、四冊集中訓練。敘述和說明從小學高年級起就已經訓練,因此本冊不再涉及說明,記敘也只訓練難點──記敘的角度。而描寫、抒情過去沒有專門訓練過,本冊就作為重點。
這個單元的重點是學習描寫。關于描寫,可說的很多,比如描寫的特點和作用,描寫的方法,描寫應注意的問題。光是描寫的方法,從描寫的角度來分,有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從描寫的手法來分,有白描和細描;從描寫的對象來分,有人物描寫、環境描寫和場面描寫。而人物描寫,又能分為肖像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和心理描寫。此外,又有細節描寫,它是對人物、環境、場面的細致描繪,對這一些,自然不能一一介紹。在這個單元里,只是讓學生體會描寫應注意的幾點:描寫要有明確的目的,要為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作品的主題思想服務;描寫要抓住特點──“畫眼睛”;描寫要生動形象,往往要帶有感情。講這一些,直接對學生寫作有用,也便于學生掌握。
指出描寫要有明確的目的,是為了防止為描寫而描寫。有的學生有誤解,以為凡作文就得有描寫,不管有無需要就堆砌一大堆形容詞,必須使學生明確,描寫一定要為刻畫人物性格和表現作品主題思想服務。人物描寫、環境描寫、細節描寫都是如此。
描寫要抓住事物特點。“畫眼睛”是形象的說法,指寫人要寫出人的心靈,寫事要寫出事件的本質,寫景要寫出人對景的感悟,景的個性。
描寫要生動形象,這是描寫的特點決定的,也是描寫有別于敘述的地方。所謂生動形象,無非是使描寫對象有形、有聲、有色地再現在讀者面前,讓讀者如見其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
此外,描寫要根據對象特點決定描寫方法,描寫時往往要帶有一定的情感,描寫有白描與細描等等。學生也是需要知道的,但限于篇幅,沒有介紹。
教學建議
一、描寫這種表達方式,主要讓學生在閱讀中學習。葉圣陶先生說過,指導閱讀也是在指導寫作。在閱讀教材的范文中,精彩的描寫比比皆是。教師應在閱讀課文上,讓學生揣摩種種描寫手法,學習課文作者運用描寫手法的高妙之處。例如,《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寫,《金岳霖先生》的人物描寫,《小狗包弟》的細節描寫,等等。教材中舉了兩個例,只是做個樣子。如有條件,可以組織學生編著《課文文學描寫詞典》,既是把學過的描寫作一梳理,又能讓學生集中學習描寫。
二、“直面挫折”是這次作文的話題,貫穿本次作文的始終。當然,寫“直面挫折”,不限于用描寫,甚至可以不用描寫,例如用議論也未嘗不可。把“直面挫折”和“學習描寫”結合在一起,只是為了敘述方便,以“直面挫折”的話題為例,來說明學習描寫。這樣便于貫徹課程標準“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這個精神。
“話題探討”對學生的要求要適度。從教材說,只是誘導、指點學生去自主探討這個話題。提出問題,提供材料,起開闊思路,活躍思維的作用。學生能探討到什么程度,就探討到什么程度。
三、當前學生作文中描寫的最大毛病是文風不正,片面追求詞藻華麗,寫得華而不實,矯揉造作。應該強調描寫的準確、平實、簡潔。華麗也是一種風格,但是這種風格往往從樸素中來。而且,對于中學生來說,寫作從樸素入手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