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直面挫折
)2、古今中外,無論是偉人還是普通人,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挫折。
a、舉例:孔子從小家境貧困,沒有受教育的良好條件,只能通過自修來學習。他從15歲開始發奮讀書,遇到難題就多方求救,曾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他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周游列國,歷經坎坷、磨難和挫折,終于成為我國著名的學者和大教育家。
b、提問:同學們,你們還知道或聽說過哪些名人、偉人與挫折有關的故事嗎?(允許學生舉例時看書或課外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當時學生說出了許多偉人的故事,如:屈原、魯迅、文天祥、華羅庚等。學生所舉例子通俗易懂,從另一方面也顯出了學生課外知識的豐富,老師趁此機會大大地夸獎了學生一番,學生受到了表揚,精神一振,學習興趣更加濃厚。]
c、小結:觀察古今中外名人的認知道路,我們不難發現,他們無一不是從挫折和坎坷中磨礪出來的。
因此,挫折是普遍存在的。
因此,挫折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只是挫折的大小、輕重因人而異罷了。挫折是人生道路上的正常現象,幾乎不可避免。
(二)造成挫折的因素
1、提問:你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挫折是哪一次,你遭受挫折的原因是什么?(讓學生就這個問題充分地發言,并將同學們所談到的原因寫在黑板上,“將課堂還給學生”。)
[這時學生的回答就千奇百怪了。有的說百米賽跑時摔倒了;有的說考試不及格被媽媽罵了;有的說因為誤會失去了好朋友,等等。最讓人感動的是有一個學生說出了他與他父親的一段故事:孩子小時候非常不聽父親的話,常被父親責怪。有一次由父親背著,吵著要去玩,父親不許。孩子就鬧不停了,父親一急,將孩子摔在了地上,就這一摔,孩子的小腿骨裂了。父親當時趕緊抱起孩子就往醫院沖……(說著,學生哭了)。學生說了,他永遠都忘不了父親當時關切的眼神,他說他當時就發誓一定要認真讀書,以回報父親。
2、讓學生帶著問題“造成挫折的因素有哪些?”看書,并將其剛剛所提出的因素與課本所歸納的因素進行對比(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
a、自然因素
(1)指出自然因素是指由于惡劣的氣候和嚴重的自然災害所造成的損失或失敗,也包括人世間生老病死。
(2)播放錄像:1998年夏抗洪救災的實況。
(3)小結:自然因素給人民造成的挫折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
b、社會因素
(1)指出:社會因素,包括政治、經濟、法律、宗教道德、風俗習慣、人際關系等方面。
(2)小品:《岳飛的生平》
南宋抗金名將岳飛,滿懷報國志向,決心收復北方失地。正當他率領大軍在郾城大破金軍主力,勝利進軍至朱仙鎮,河北豪杰群起響應的時候,昏庸的皇帝卻在一天中連下12道金牌,迫令岳飛火速撤兵。岳飛悲憤交加,仰天長嘆:“十年之功,廢于一旦。”岳飛回朝后,先是被撤掉官職,隨后又被捏造罪名,逮捕入獄,最終被害于風波亭。
(3)提問:造成岳飛被殺,其報國志向,收復北方失地的目標未能完成的因素是什么?(引導學生回答,體現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
[出乎意料,有的學生說是“個人因素”。原因是,中國有一句話“將在外,軍令有所不授”,如果當時岳飛不班師回朝,繼續戰斗也可以的,那樣岳飛就不會被殺害了,所以說岳飛被殺是他個人的原因。面對學生的這種觀點,有的學生就開始反駁了,各持己見,最后在老師的適當引導下學生才達成同一觀點——社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