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園課程教案的編排
總之,我們親子園的教師心中要始終裝有我們的兩個教育對象——孩子和家長。讓孩子在寬松愉快的氣氛中開展活動,用理論去感染家長參與到教育活動的進程中,保持積極的持久的教育心態,那我們的教育將是成功的,受益的,不僅是孩子還有家長,更是我們自己。
綜上所述,親子園課程是育嬰師指導父母進行早期教育的方法之一,課程內容的安排就要多方面,多角度地開展各項活動做到動靜交替,全方位提供訓練課程。
教案名稱:走的訓練——一天到晚游泳的魚
適用年齡:13個月至15個月
適用領域:身體發展
教學時間:10—15分鐘
教學地步:親子園
教具準備:
1、泡泡吹
2、長15米15°角橋形坡道一處
3、高10厘米平臺一處
主要目標:有效鍛煉幼兒走的基本動作,學習上臺階走坡道增加走的難度
間接目標:鼓勵幼兒敢于嘗試提高本體覺
教學步驟:
1、向家長介紹活動名稱和目的
本次活動鍛煉孩子走的能力,同時增加坡道與臺階可讓孩子體驗道路不只是平坦的,從而提高自己對自己身體的控制,更是在心理上讓孩子去體驗去嘗試,在體驗和嘗試中鍛煉膽量,學會控制自己的身體。
2、介紹活動的玩法
“我們都是一天到晚游泳的魚,我們吐著泡泡在游泳,游到西游到東”,孩子在老師的引導下在場地中自由地走動,同時放入背景音樂吹泡泡哄托氣氛,在走的過程中家長伴隨在孩子身邊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走坡道上臺階。
3、天黑了,小魚回家睡覺了,結束活動
注意事項:
在游戲過程中,家長可用語言提示“我上斜坡嘍”!引起孩子的注意,當孩子不愿意時可改變方向,不能強求孩子去嘗試。
主題音樂:帶有流水感覺,輕柔的音樂即可。
游戲延伸:指導家長放開雙手鼓勵幼兒自己走,當孩子想上臺階或斜坡時,要鼓勵做好保護。
游戲安全:不要讓孩子獨自到很陡的斜坡或上很高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