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一個有靈性的孩子(來自鴻蒙教育小窩日志)
有靈性的小寶寶看起來更加的冰雪聰明,惹人喜愛,但是如何才能夠培養一個有靈性的小寶寶呢?這似乎是一個大難題噢,看了以下的文章家長們就找到了解決的方法,以下就來學習下吧!
美國優秀教師給中國家長的十條建議:
一、盡量表揚孩子。孩子具有一定的自信心,才會肯去學習。要使孩子每天都感覺到他在學習上取得了一定進步,哪怕是改正一個缺點。
二、多關心孩子的學習內容和實際進步程度。家長要多詢問孩子最近學習了什么,掌握得如何等。
三、經常給孩子制訂幾個容易達到的小目標。這樣可以使孩子感覺到能夠做到,孩子有自信心,從而有利于孩子發揮出潛能。
四、刺激孩子的學習欲望。要抓住生活中的各種機會讓孩子練習。
五、幫助孩子樹立責任心。讓孩子學會洗碗、洗手帕,整理自己的床鋪、用具,盡到自己的那份責任。
六、在孩子面前做表率。
七、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議論教師,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貶低教師。
八、定下家庭學習規矩,并且自始至終執行,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作息習慣。
九、引導孩子善于提出問題。要培養孩子多問為什么。
十、要使孩子重視上學,盡量避免孩子缺課的情況發生。
如何培養一個有靈性的孩子:
一、模式教育,“讓優等生”成了“問題生”
有這樣一個女孩子,讀小學時,老師在上面講課,她在下面玩,為了這個,不知道被老師轟出教室多少回。可她倒好,老師把她轟出教室,她就正好看螞蟻打仗。
別人問她為什么不聽講,她說:“咳,老師講的那點東西,有的我一看書就會了,有的上課聽聽就會了,可老師呢?反反復復地講呀,反反復復地練呀,煩著呢!”她當時被老師認為是問題學生 。
可就是這個問題學生,從北京八中以優秀的成績畢業后,遠赴美國讀本科,一年后又因突出的成績脫穎而出。在全美的一個化學競賽中名列前茅。大學畢業,有7、8所知名大學發來邀請函。最后,她選擇了麻省理工學院讀研究生。
這個事例反映了當前學校傳統教育的弊端。傳統的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模式教育,他們忽視孩子們的個性差異,對學生制定統一的目標,用同樣的教材,做同樣的練習,要求同樣的步伐,用同樣的試卷。這樣就必然導致優等生吃不飽。硬逼著孩子反反復復地講,反反復復地練,只讓孩子覺得別扭而厭學,使孩子的求知欲、學習的主動性消失殆盡,失去孩子原有的靈性,能夠培養出一個高分低能的學習機器都算是不錯的了。
這個女孩很幸運地進入了北京八中少年班,該學校以善于培養智力超常的兒童著稱,學習環境寬松,能發揮孩子們的個性優勢,使這個問題學生成為了優等生。
二、寬松環境,發揮孩子個性優勢
北京八中還有一個男孩,讀小學時不愛做作業,他的道理是:“作業不就是讓我們練習嘛,我懂了,為什么還要做?” 她媽媽先去找老師商量,孩子都會了是不是可以不做,老師沒有同意。后來媽媽就模仿兒子的字體天天幫著他做作業。媽媽認為:重復勞動會把孩子的創造性磨滅了。據說就是這個孩子讓少兒班的老師定了條“規矩”:通過老師測試的孩子,可以不用做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