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世上最美好的東西留給孩子(暑假親子入園教育篇)
幼兒園不僅僅是孩子學習的地方,更是其收獲童趣的樂園,教育幼兒,我們不可采取古板的教育方法,多給孩子們提供一些自由的時間及空間,讓孩子們能夠真正的愛上幼兒園!
去年的9月12日是華德福幼兒園的開辦日,當時,我們十分高興有了一個開端,萬萬沒有想到此后的道路是那么曲折。現在,一年過去了,華德福幼兒教育事業仍然步履艱辛,但在我的內心始終珍藏著朋友的美好祝福,不放棄希望。入園指導
周三,我們班來了一位德國志愿者麥克(michael),他今年高中畢業,愿意到中國做11個月的義工,他曾前后聯系了10個單位,都被謝絕,最后我收到他的求職信后,一口答應他的申請。他說只要能來中國,他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男孩。當天晚上,全園老師為他舉行了一場歡迎會,來自云南的黃艷老師跳起了民族舞蹈,她熱情奔放的歌聲和豪放的舞姿,把我們全都調動起來,跟她一起載歌載舞。我仿佛又回到在英國跳蘇格蘭集體舞的時光,如癡如醉,快樂無比。歡迎會開始的時候,我感到非常疲勞,以為堅持不到最后,可是一跳起舞來,所有的疲勞全都消失了,跳完后,神清氣爽、意氣風發。
班級的外面有一塊綠地,湯在的時候,讓我們把綠地用柵欄圍起來,孩子們只能在柵欄里面玩。我們挖了一個沙坑,上午和下午的戶外活動,孩子們都是圍繞沙坑玩耍,比起先前這些孩子玩耍的空間和內容,狹小、單調多了。可是孩子們發現了另一個天地,“快來看啊!一個大蜘蛛!”“我發現了一個蝸牛!”“我找到了一個螞蚱,它喜歡吃什么?我們去弄一點。”每天戶外活動時,我都能聽到孩子們欣喜的叫聲,某個孩子的發現吸引了其他的孩子,大家都圍過來看,有時孩子們還會把老師呼喚過去。
雖然孩子們可以靜下心來專注于周圍的自然環境,但我們總覺得柵欄里還是缺少可以玩的內容。怎樣既能節省開支又能提供玩耍的合適環境?我突然想到在地上挖個坑不用花錢。孩子們可以跳進爬出,也可以在坑上放塊木板當做橋走來走去。
周五,譚志國帶著自己的父親,專程來幫我們做戶外的獨木橋和娃娃屋用的架子,他說華德福教育是那么好的教育,義務來幫忙理所當然。我們還處于艱難創業階段,無論是資金還是人力都非常緊缺。
我們召開了華德福班級的第一次家長會。王莉老師帶著家長們做了晨圈活動和飯前的感恩,我們一起分享了麥克從德國帶來的美味蛋糕。王莉老師還表演了關于中秋節兔兒爺傳說的偶戲。最后,我們以下面這首童謠為家長會畫上句號:
紫不紫,大海茄,
八月里供的是兔兒爺。
自來紅,自來白,
月亮碼兒供當中,
毛豆枝子亂哄哄。
雞冠花,生個紅,
圓月的西瓜皮兒青。
月亮也吃得哈哈笑,
今晚的光兒分外明。
上周我只在幼兒園工作了一天半,女兒要離開家了,我幫她準備行裝。送她上了火車的第二天凌晨4點,我就醒了,夢見她明明上火車走了,怎么又回家了?醒來后我想也許是她回到了我的夢里,來看望我。
我邁上華德福教育之路,是因為我做了母親,我想把世上最美好的東西給予我的孩子。雖然女兒已經長大成人,不需要接受華德福教育了,但我愿意介紹給家長們,愿意帶給其他孩子們。是女兒改變了我的一生。她走后,我才意識到作為母親,培養孩子的目的,是為了有一天她能用一雙堅實的翅膀展翅高飛。入園須知